? ? ? ? ? ? ? ? ? ? ? ? ?文:樹獺先生
我們都知道,普通人只發揮了大腦潛在智能的10%,而愛因斯坦之所以那么聰明,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大腦潛在智能開發程度比普通人高了幾個決定性的百分點。
電影《超體》里面,女主人公露西因為一次偶然的原因,大腦的潛能被開發到100%,從此發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情,可以瞬間學會英語,可以用腦電波“隔空移物”,還可以任意改變形體。
雖然只是科幻片,我們也無法像愛因斯坦一樣將自己的大腦潛能多開發百分之幾,但是我們可以學著使用我們的大腦呀。連手機電腦都有使用說明書,大腦怎么會沒有呢?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就是一部生活版的大腦使用說明書,它不僅對記憶和學習等輸入知識的過程有所幫助,還能用于管理和事項確認,成了一種萬能工具。
1.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大家超越“自我思維極限”的“用腦方法”,通過畫一些簡單的線條加深思維的過程。最開始只是在職場人士之間流傳,隨著影響力的逐漸擴大,漸漸被大家應用到了日常生活中。
制作思維導圖就是將畫在中間的主題逐漸細化分解的過程。先把從主題延伸出的粗線,分解成中等粗細的線條,再把每根線條繼續分解成細線。將我們的主題根據特征和內容按層次全方位表示出來。
通俗一點,就是將你要表達的主題,以及對于這個主題的所有想法以及相關點分層次地用粗細線條畫出來,形成一個有關聯的圖。比如下圖。
比起用列表分條條框框表示,它的好處是不用擔心你分項列表填好之后又相出了新的點,得重新加進去。而且可以更方便地看清楚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2.思維導圖可以干什么?
3.思維導圖七要素
①“紙張”上
②畫“中心圖像”
③使用“顏色”
④延展“線條(分支)”
⑤ 在上面寫下“語言(詞語)”
⑥“基層化”
⑦“TEFCAS”
4.如何制作一副簡單的思維導圖
Step1:紙張——尋找筆感好的紙張
①種類:先選純白色
②規格:根據個性選擇A4或A3紙
③擺放方向:根據眼球的轉動選朝向
Step2:中心圖像——不需要漂亮的“畫”
①不需要漂亮的“畫”
中心圖像里,“內容”最重要。沒必要把它畫成漂亮的“畫”,只要用顏色和形狀將自己的“心中影像”如實反映出來即可。
②標準是一圈大小
中心圖像的大小在直徑五厘米左右,太小不方便延伸分支,太大剩余空間就比較緊張。
Step3:顏色——總之就是要五顏六色
每種顏色沒有特定的顏色,沒有規定必須以哪種顏色開始或結束??傊褪且浞质褂酶鞣N顏色。
在用筆上,只要筆感流暢平滑即可那樣可以激發流暢的思路。
Step4:分支——性感曲線最理想
①性感的分支:分支的流暢和思維的流暢是相輔相成的,畫出流暢的線條,興致和干勁都會有所提升。
②明確區分粗細:中心圖像最先伸出的“主支”最粗,下面的二級分支以及三級分支盡量使用不同粗細的線條。這樣一眼就可以看到哪些分支的單詞更加重要。
③注重分支與文字的平衡:詞語短,分支短;詞語長,分支長。分支和詞語十分平衡,方便一眼就讀取信息。開始的時候可以先把線條畫短一些,不夠再加長。
Step5:語言(詞語):為每章起一個標題
要明白,線條上寫的不是文章,而是詞語。詞語也有粗細變化,用以表示詞語的重視程度。
切記“1分支1詞語”,即一條線對應一個詞。
Step6:層次化——刻意為之則適得其反
初學者一定要優先“把想到的東西全部寫下來”,然后,先“分層”,再“排序”。一般,畫著畫著就會自然而然進行分類和排序了。
Step7:TEFCAS——總之先試試看
T:嘗試(Trial)
E:行動(Event)
F:反饋(Feedback)
C:檢查(Check)
J:調整(Adjust)
S:成功(Success)
思維導圖不一定都要畫成完整思維導圖,根據“繪制目的”,選擇適合的形式即可。不論何種形式,只要幫你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它就是一份好的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