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滌???
轉載|錦濟堂肉骨茶小編
她讓賀涵看到了自己向往的理想家庭的模樣,那是長年刻意淡忘的一種渴望。
愛其實無解。
而所謂無解,是指從世俗的角度看待愛與不愛的確是無解的。
我有兩位同學,上學時談戀愛情意濃濃,畢業結婚生子,若干年后他倆離婚了。男同學與與小三再婚,大家都為女同學不值,女同學有才有貌,工作能力強,孝順老人,懂育兒,有耐心。而再婚妻子說她平凡都是夸獎她了,因為實在找不到顯而易見的優點來描述她,但是他們再婚之后,婚姻生活過得的確不錯,也生養了孩子,我們多次從男同學的臉上看到了久違了的快樂。
古往今來,說不清道不明的愛很多。
論美貌,萬貴妃無貌無德年齡還大,但被明憲宗專寵了20年。
論才華,張愛玲蜚聲文壇,可她愛的男人并不在意她。
論風度,江冬秀是眾人眼中的目不識丁的母老虎,卻收獲了胡適一生的敬愛與深情。
同樣,熱劇《我的前半生》讓太多的人有所觸動。在愛情中,凌玲取代了羅子君的位置,羅子君又占據了唐晶在賀涵心中的位置。
但今天并不需要對比她們之間到底孰高孰低,因為對比出的結果也不具普遍意義。
在電視劇第29集開始,羅子君的妹夫砸了子群新男友的理發店,同時羅母因為老崔兒子的反對,搬出來住在酒店,面對羅子君一家人的狗血狀況,賀涵并沒有絲毫厭惡,反而認為她們一家人都很有活力,更難得地提到了自己家,賀涵從小生活在中規中矩的家庭中,實在厭煩了假惺惺的生活,后來才出國求學。
其實,人越是厭煩原生家庭的種種,但對當年未被滿足的渴望越是成癮。
比如,人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腮幫子,就忍不住總去舔那里。就像有個酒鬼父親的女孩最終還是嫁給了能喝酒的人,小時候經歷家暴的人長大后的家庭可能也存在家暴一樣。人們的潛意識想改變當年痛苦的狀況,這在童年沒有完成的愿望,從不會消逝,它有意無意地滲入人們今后的生活中,而且,這種愿望極有可能并未被當事人察覺。
向來緘默的賀涵很少提及自己的原生家庭,可見他當年的不滿埋藏得有多深,換言之,對真實有活力家庭的向往已成為他的一種烙印,這些烙印會滲透在一個人的人格層面,在深處潛藏,持續而堅韌地尋找滿足的機會。當時幼年經歷也影響著賀涵的婚姻觀念,讓他多年不想走入婚姻。
可無論賀涵多么不愿意結婚,最開始多么的討厭羅子君,這種在他心底深處的烙印一定會尋求各種機會得到滿足。而賀涵,最終看到了羅子君的真實,看到羅子君一家子雞飛狗跳的活力,恰恰是他心中尋覓良久,卻并不自知的渴望。
越是幼年時未被滿足的,越容易在他人身上看到希望而喚起自身的渴望,賀涵真心愛過唐晶,唐晶去了香港以后,米蘭達接手了她的位置,她想修改一下合作方案,但賀涵堅決不同意。陳俊生覺得賀涵有些欺負人,但賀涵非常明白米蘭達是一個口蜜腹劍虛偽的女人,賀涵欣賞的是像唐晶那樣在工作上直來直去的態度,他欣賞唐晶的真實,但遺憾的是唐晶的真實沒能在愛情中奮力展現,唐晶滿足了賀涵的一部分感覺,但更多的感覺是勇往直前,甚至是橫沖直撞的羅子君帶來的,她讓賀涵看到了自己向往的理想家庭的模樣,那是長年刻意淡忘的一種渴望,而在羅子君身上看到了實現的希望!
愛有解亦無解,為什么互相吸引?原因并不在表面的種種,它像冰山一樣,龐大的部分潛藏在海平面以下,很深很厚重,那是一種暗暗存在的力量,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
讓我們望向身邊的愛人,他們的出現絕非偶然,相愛是兩個互相滿足渴望的靈魂碎片,共同拼成了更完整更恢弘的一部人生篇章。
這一點,人類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