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神奇的東西,他是不可逆的。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你對他的感知的快慢,只是你自己的對他的片面的解讀。他自顧自的走著,不湊熱鬧,不操心,不為任何人的改變。
他又是你最堅定的伙伴,他不給任何人特殊待遇。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資源,每人都只有24小時。24小時,平民與國王對等。不管你是誰,你珍惜他,跟上他,他會回報你,時間越長收獲越大。
你在新年制定一個年度計劃,開始實施的每一天,都感覺很漫長,現在不是最佳時機。總是把計劃一推再推。總想著以后有得是時間,明天、下周、下個月開始也來得及,當回過頭來,站在年底,又覺得時間過的太快了。彈指一揮間,什么也沒來得及做,年底已經到來。
就像發薪水的日子,等待的每一天都很漫長,拿到薪水的那天又覺得日子過的太快了,薪水用的很快,時間過的很慢。白白浪費了一個月,沒有任何成長。
只關心薪水,得到的也只是薪水——沒有「成長」的薪水。
就像學校的期末考試,開學時,感覺遙遙無期,時間漫長的很,學習有得是時間。期末來臨時,感覺開學就像昨天,時間如白駒過隙,該學習的一點也沒學進去,該復習的一點都沒有復習。
現在你是胖、是瘦,是勤奮、是懶惰,現在的情況都是以前時間的積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時間的暴飲暴食就會胖,堅持鍛煉就會瘦。
以上都是你的「感覺」,你「感覺」時間很快或很慢。實際上感覺是最不可靠的東西,他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感知快慢,沒有意義,對你的成長沒有任何用處。對待時間,只能用「行動」。做個行動派,只有每天用行動去填補時間,設定時間,不管他的快慢,只管去做。才是對待時間最好的辦法。
感想:
小孩子的「棉花糖實驗」說明了,延時享受,延遲行樂,對自己的成長最有幫助。
小孩子要引導。
現在苦只苦一陣子,怕苦苦一輩子。
有很多人有個疑問:
為什么小時候覺得時間過的很慢,長大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心理學家的解釋是:
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講,未來的1年相當于他已經度過的人生的1/5,即20%;而對一個50歲的成年人來講,未來的1年只相當于他已經度過的人生的1/50,即2% 。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覺得時間運動得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