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討論了瑜伽人是不是應該素食,大家各有各見解。但是無論你的看法是什么,我們都追求健康的飲食。但是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及各種誘惑,健康的飲食習慣似乎很難養成,每次下定決心制定了健康的飲食方案后,總是堅持不了幾天就放棄。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Jean Kristeller博士告訴我們,正念有助于享受培養健康飲食習慣的過程。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正念飲食?看完并實施以下為期6周的飲食建議,你自然會在了解它的同時讓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無論你是素食主義者還是“食肉動物”,以下的建議對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都很有參考意義哦。
第一周 奠定基礎
1 確定目標
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什么是我人生的摯愛?然后為這個人或物做出改變,無論是人生伴侶、孩子、寵物,還是更幸福的自己,都可以。
2 堅持每日習練瑜伽
即便每天只有幾分鐘做做攤尸式(savasana)或者深呼吸,也能增加養成持久習慣的幾率。
3 合理地制定飲食目標,不要貪心
制定可實現的飲食目標只需要簡單三步:
1.具體。《消費者研究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明確具體步驟,列出實施的具體順序,比制定落實宏大靈活的計劃更容易成功。
2.設置節點。設置的目標不能是開放的(比如“我再也不吃面包了”),而是要制定短期能實現的里程碑節點,激勵自己堅持下去(比如“我今天不吃加工谷物食品了”)。
3告知好友。寫下你的目標,發郵件給三個密友。根據加州多明尼克大學的研究,把自己的目標和朋友分享并每周匯報進度,實現目標的可能性比只制定目標高出33%。
4 練習正念飲食
曾經一口氣吃光整整一杯冰激凌或者一整包薯片的人懂得,壓力等各種情緒是造成過度飲食的一大因素。練習正念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腦調節情緒的區域,讓人更清楚地思考。下面的方法將幫助你發現適合自己的練習:
如果你進入冥想或減壓的方法是攤尸式
嘗試感官掃描,把五大感官都用上。食物聞起來怎么樣?看起來怎么樣?口感怎么樣?握在手里質地如何?切開或者咀嚼時發出什么聲響?花些時間認真思考一下答案。
如果你進入冥想或減壓的方法是數呼吸
嘗試數數你咀嚼的次數。我們的目標是了解口中的食物,避免還未品嘗享受就匆忙吞了下去。
如果你進入冥想或減壓的方法是反復誦念曼陀羅
嘗試開始吃飯時設置目標。可以飯前禱告,或者只是提醒自己每咬一口都把五大感官調動起來。
第二周 消化評估
花上一周的時間聆聽身體的聲音,找到不適合自己的“健康”食物。同時,堅持每天記錄你所有的飲食,從而避免受不住培根或熱狗的誘惑而中途放棄。
營養你吃了什么?每次吃飯前饑餓程度如何?飯后15分鐘感覺怎么樣?理想狀態下,餐前應該感覺饑餓但不致嚴重饑餓感。餐后15分鐘應恢復能量。若飯后感覺想睡一覺,說明攝入的營養或卡路里不足。
水分你喝了多少水呢?渴不渴呢?喝水要充足,保證每天小便4~8次。尿液應呈淡黃色,顏色不能太淺(水喝多了身體沒法吸收),也不能太深(水喝的不夠)。
排泄你多久排便一次?出汗嗎?消化系統因人而異,但理想情況下應每天排便一到兩次,不應感覺到明顯脹氣。同時每天出汗應至少30分鐘。
第三周 戒掉從前的壞習慣,建立新機制
這周我們來尋找引發不健康行為模式的因素,想想如何運用新方法來犒賞自己。
1 找到“壞習慣”
找出一個想要改變的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比如說工作日下午邊吃餅干邊聊天。
2 找出提示因素
想吃餅干是因為餓了?無聊?還是因為進入下一項工作之前感覺需要休息一下?實驗表明:幾乎所有讓你形成習慣的提示因素都可以分為五類:位置、時間、情緒、他人、直接引發壞習慣沖動的事情。壞習慣沖動發生的時候,按以上五個領域把分別發生了什么事情記錄下來。三天后,是什么觸發了你的習慣性反應就一清二楚了。
3 嘗試各種犒賞方式
試試看渴望來襲的時候,采用一種不同的犒賞方式,比如散步、吃個蘋果,或和同事聊聊天——只聊天,不吃餅干。每嘗試一種新犒賞方式以后把感受記錄下來。或許你需要的只是呼吸新鮮空氣,和別人交流一下而已。還餓?蘋果或許能說明你午飯吃得太少了,或者吃的東西不太合適。
第四周 克服障礙
堅持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什么威脅,迫使你放棄健康的飲食計劃。但是,你對可能出現的結果做出的反應、制定的計劃將成為幫助你堅持下去的武器。
1 堅持每天習練瑜伽
2 像動物一樣引導壓力
動物經歷了壓力以后會抖抖身體甩甩頭,四處轉轉。這樣有助于釋放積壓的能量還有身體產生的壓力荷爾蒙。壓力無處釋放時,這種處理壓力的方式要比吃東西健康得多。要是覺得和你的汪星人一樣搖頭擺尾有些不妥,不如站起來出去走走。任何運動都有助于釋放壓力,避免過度飲食。
3 寫下最后通牒,然后燒掉
寫下你想遵循的所有飲食“清規戒律”:不含糖、不含麩質、不食甜品、不喝咖啡、不飲酒。然后認真問問自己為什么實行起來這么難,甚至不可能做到。一旦懂得了從前制定的這些目標為什么不現實,就會把這張“應該”列表丟掉。
4 想象一下終點線
閉上眼睛,想象一處能讓你快樂起來的地方,你看見有個人在你前面,你開始朝他慢慢走過去。他的形象開始映入眼簾,原來他就是一切目標都已實現的你。你已經成功了,感覺如何呢?這個你看起來怎么樣呢?作為還正在努力的你,有什么話想對已經成功的你說嗎?
5 給某人一個擁抱
研究顯示,任何一種身體接觸,無論是擁抱還是握手,都能刺激催產素生成。催產素是大腦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有助于控制食欲。事實證明,催產素有助于控制毒癮。專家認為,同樣道理,這種化學物質也能減輕對食物的渴望。
第五周 開開心心吃東西
1 買個新的廚房用具
好好寵愛自己,讓烹飪變得有意思。
2 做一種新食物給自己吃
選擇一種從未出現在你餐盤里面的水果或蔬菜。
3 遠離社交媒體
在各大社交媒體上面搜索美食,你將看到N多張令人掉口水的美食照片。根據《健康與社會行為》雜志一項新的研究,這些照片確實是獲得新食譜的好方法,不過看得太多,再加上自己在社交媒體上貼圖,可能會誘發對美食不健康的欲望,增加體重。
4 休息幾天!
你已經在廚房檢驗毅力一周啦,休息一下吧。組織一次“健康的”聚餐,讓朋友們各自帶去最愛的健康食物,或者去你最喜歡的全健康食品餐廳吃上一頓。
第六周 留意發生了哪些變化
現在,你開始感覺有點兒不一樣了,可能能量多了,脹氣少了;可能瑜伽緊身衣更合身了些,朋友開始說你容光煥發。認識到自己的成功是堅持下去的有效方法。所以,本周讓我們來慶祝一下取得的成就——但不要退回到從前的壞習慣。
1 奢侈一下,買條新款瑜伽褲吧
2 縱情享受一下和食物無關的快樂吧!
比如買份八卦雜志,上網狂刷愛情搞笑劇。
3 買一杯貴得要死的蔬菜汁犒勞一下自己
4 約上好朋友,出去好好走一走
5 休息一上午或者一整天不要工作啦
6目標先放一放,休息一天!
7 打卡
還記得第一周給朋友們發的郵件嗎?給他們發個進度報告吧。打卡是對親友團負責,并且能幫助你衡量自己是否始終堅持落實目標。
《歐洲社會心理學雜志》曾經有一個試驗發現:受試者平均需要66天使新習慣穩定下來成為常態。當然個體差異是存在的——幸運的只需要18天,還有些需要254天。只要給健康的新飲食習慣一定的時間和關注,就能將它培養成自發的過程。
每周一個練習主題,堅持六周,你會更加了解什么食物更適合自己,從而幫助你有覺知地選擇健康的飲食、形成健康飲食習慣。
事不宜遲,今天就開始按照6周建議,開啟正念飲食之旅吧!
【本文由“莫鬧健康學”發布,2017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