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安若
一說到秋天,金黃的落葉、清爽的秋涼、收獲的季節(jié)……這些秋天的特征會浮現(xiàn)在人們腦海。
但祖國幅員遼闊,大江南北差別太大,也許北方有些地區(qū)已冷得瑟瑟發(fā)抖,南方依然艷陽高照。
入秋已有一段時日,白露節(jié)氣都過了一半時間,可南方的秋天還和夏天熱戀纏綿著,熱情似火,讓人們見識到秋老虎的威力。
夏秋時節(jié)降點溫全靠臺風,每當有個只帶來風雨涼爽不帶來災害的,最好還能連帶著放假的臺風,大家都是雙手雙腳歡迎,不耍流氓的臺風才是好臺風。
這次的18號臺風“泰利”,本來說估計是今年最強的一次臺風,可能直撲福建而來,大家都嚴陣以待,提前做好防臺準備。
該堆沙袋的堆沙袋,該用繩索緊固綁定的也提前綁牢,安全檢查到位。昨天是陰天,吹過來一陣陣涼風,是有點臺風欲來的樣子,涼快了不少。
還等著放假呢,結果今天一大早就是烈日當空,陽光帶著威懾,毫不客氣射向地面。到了正午,氣溫更是高達36度,再次進入燒烤模式。
查看臺風最新路徑,這個神奇風騷的走位,竟然生生的90度大拐彎,真奔小日本而去。
看來浙江與魔都那塊有股神秘的東方力量,直接把臺風給彈回去了。
緊跟而來的19號臺風“杜蘇芮”,直接掠過海南南部,拐向越南。
少了臺風風圈的影響,氣溫猛地升高,讓人重回汗流浹背的熱天,能讓人脫離炙烤的只有空調。
流了那么多汗,當然要補一補。秋天也是正大光明大吃特吃的季節(jié),美其名曰:貼秋膘。
擺脫食欲不振的苦夏,大家的胃口也都回來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能吃,通通入口。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螃蟹更是成了各地餐桌上的寵兒。清蒸水煮、香辣焗炒,樣樣適宜。
這個時節(jié)的蟹最肥美,每當想到那飽滿香甜的蟹黃,都忍不住流口水回味。
特別是九月中旬上市的陽澄湖大閘蟹,又一次勾引著吃貨們的味蕾。
九月雌蟹肉嫩黃滿,十月雄蟹膏厚肉美,配上蟹醋、黃酒、姜茶,清蒸最能釋放出大閘蟹那無需雕琢的純天然美味。
享受完口腹之欲,也要有所輸出。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最能喚起文人共鳴的季節(jié)。
秋給詩人以靈感,自古寫秋的詩詞中多透著一股悲愁。
也許是落葉、蕭瑟、秋涼……這些讓詩人聯(lián)系實際,有了傷感的心理投射,于是把愁苦盡注于筆端,或直白或指代。
就如南宋大詞人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的名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以前學生時代非常喜歡這首詞,正符合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心境。而現(xiàn)在經(jīng)歷多了,一切看開,再也不把愁掛嘴邊。
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的這句很吸引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喜歡那種動靜結合、渾然一體的絕妙景色,也有著一份寧靜致遠的心境。
或悲、或喜,每個人對秋天都有不同感受,只愿享受秋日,不負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