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師,請問你有時間嗎?我想給你打個電話。”期末繁雜的事務間隙,看到小玉媽媽的留言。想想啥時間有時間呢?大塊時間真沒有。突然接到局里通知期末考試提前,今天要把英語口語考完,這會正在忙著組織孩子們去機房考口語。把孩子們送進考場,等待的時間大約有二十分鐘,我本來打算回辦公室整理城鎮醫保繳費截圖,想了想還是先給家長回個電話吧。家長肯定是經過糾結和心理斗爭之后才給老師發來信息的,肯定有解不開的問題早說。不能不回。
? ? 電話接通了,小玉媽媽的語氣有點疲憊,“老師,我想問問小玉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自從托管以來,她也不讓我管她的學習,我也不能了解她的情況。昨天聽咱班學生家長說,孩子有點自暴自棄,我聽完很擔心。”媽媽的話里滿滿的焦慮,自己掌握不了孩子的情況,很焦急。又聽別的家長說孩子不在狀態,更是又急又無力。所以,能聽出媽媽那無處安放的焦慮滿滿的溢出。
我開始給媽媽分析小玉的狀態:小玉,是班級前五名的孩子,從初三接手這個孩子,每科老師都反應這個孩子智力條件不錯,但學習狀態不佳。知識掌握不扎實,給人一種吊兒郎當的感覺。缺少優秀學生身上的那種積極向上和鍥而不舍的精氣神。這也是家長老師焦急的原因。但俗話說:“皇帝不急太監急”。現在媽媽的擔憂在于害怕孩子破罐子破摔。但是自我了解的小玉并不是這樣的,期末動員的時候我們還聊過自己的目標,娃說她的目標是超越班級第三名的小余。并且付諸行動,每天都開始背歷史生物等副科。從這一點來看,孩子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在成長。
家長呢,總認為孩子慢,希望孩子像學霸那樣,去做學習的機器。回到家,學習!去學校托管,學習!長此以往,孩子也疲乏了,也開始琢磨怎么做能反抗爸爸媽媽。如果你要看著我寫作業,我就不寫了。你讓我假期托管,我偏不去。即使威逼利誘也不行。讓家長干著急也沒辦法。
所以,需要調整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不要把自己過多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你可以心平氣和的給孩子提意見,在孩子需要你幫忙抽背的時候,給孩子提問。不要一邊提問一邊打擊孩子,批評孩子,讓孩子厭煩。其實孩子的叛逆就是一邊需要,一邊嫌棄。需要家長的幫助,又迫切想要逃離家長的叨叨。
? 小玉媽媽,不要相信別人口中的孩子,而是用心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孩子才會把真實的內心表露出來。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態,不被“焦慮”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