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知名弟子。
誨:說教也,教導,明示;誘導,引誘。
孔子說:仲由,我教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知”的真正含義。
我們對學識或者知識的理解,絕不能一知半解,不能含含糊糊,要清晰地表達出來自己學習的狀態。那樣老師就可以了解學生的狀態。而學生也能實事求是的去學習工作,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很好的。
這篇章句,孔子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
在這里,我其實很好奇,孔子的話。眾所周知,孔子教導學生的方式是因材施教。而在之前的章句中,幾乎沒有不問而答的,卻在子路(仲由)這里開了先河。
孔子這么做,必定有他的原因。
子路這個人勇猛而剛直,比孔子小9歲,長期追隨孔子,在政事方面的才能尤為突出,是孔門十哲之一。
根據子路的這個性格,孔子對子路的教導也是直來直去,不遮不掩。
至于孔子為何要告訴子路‘’知‘’的真義,我一時也想不明白。
是子路不知嗎?還是子路在一些事情上沒有和老師孔子說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