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人民的名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一次競選班級服務員的作文課上,很多同學都說要當班長,原因幾乎如出一轍,不滿現在班長的霸道,不講理。而自己當上班長后,也可以“趾高氣昂,威風凜凜,為所欲為。”

班長的臉青一陣兒,白一陣兒。看到這個情況。我說,你們都反映這個情況,可能確實存在。值得老師和班長反思。但是,大家想一下,班長為何只針對你趾高氣昂。

對于孩子們反映的情況,班長的特權背后,應該付的責任有哪些呢?

其實,我們需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去體驗與其享受到的特權直接相關的責任。

1.管理好班級的紀律。

有些學生調皮搗蛋,喜歡說話,管不住自己。班長需要想辦法讓他們安靜下來,樹立自己的權威。

2.影響學業。

班長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管理班級上。其他同學學習的時間,他在管理班級。相對而言,學習時間就比其他同學要少。這就需要班長用更多課下的時間去學習。

3.得罪朋友。

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朋友和人情。當好朋友犯錯時,要不要鐵面無私。這也是個難題。如果對好朋友放水,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會出現文章開頭的畫面。其他同學也會義憤填膺,找老師打小報告,自己要受批評,又要得罪同學。如果懲罰了朋友,友誼的小船可能要翻了。班級也是一個小社會。班長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班長就需要學會權衡利弊。做一個走在同學中的好班長。

班長也需要維系自己的友誼,聯絡感情。有時和朋友約定出去玩。可能因為老師的一個任務,約定就不了了之。一次兩次,朋友可能就會慢慢的遠離她。

3.協調老師,同學的關系。

班長是老師的助手,替老師分憂解難。老師不在教室,班長就是老師的代言人。班長要做到讓老師放心,安心。那就需要管理好班級,協調自己與同學以及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系。讓同學們滿意班長的工作。對于其他同學像老師反映的情況,也需要自我反思,并協調老師,反映情況。



孩子們還小,可能對這些復雜的東西,很難處理,甚至會出現錯誤,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慢慢引導。

老師需要做好班級其他學生的工作,教會學生換位思考,引導孩子慢慢理解班長;對于班長,老師要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管理的不足,找到合適的管理方法,與同學們和睦相處,寬嚴并用,管好班級。

家長要關心孩子,勤與溝通,善于交流。

盡量多的和孩子溝通在校的情況,學習情況。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引導孩子發現不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家長與老師相互合作,孩子對于平等的看法,對于班長“權利”的不滿,給出正確的認知。為孩子的成長做出應有的典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