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我在備忘錄記錄道:應將拖延當做你最可怕的仇敵,因為她要竊去你的時間、品格、能力、機會和自由,而使你成為他的奴隸。我猜想那個時候的我,一定為拖延癥煩惱不已。
最近,我發(fā)現(xiàn)我的行動力在提升,想要去處理一件事情,不會拿明天當作借口。我在復盤我的行動力為什么一下子提升了呢?
最近一直在成長營里擔任助教的工作,我每天都會讀《祈愿文》,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從今天開始的每一天
我會把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我的生活充滿了歡聲笑語,我的家庭和樂幸福。
從今天開始的每一天
我都會擁有正知正念,并將立刻付諸行動、毫不拖延。
從今天開始的每一天
我遇到的一切困難和障礙會自然消退,只要我對它們心懷敬畏、從不抗拒,它們將會成為我的順緣。
當我讀到第七天的時候,我渾身充滿了力量,反復誦讀讓祈愿進入了我的內(nèi)心,開始成為我行動的指導。
兩種拖延?
# TED 演講《拖延癥人群的內(nèi)心世界》里講到了兩種拖延,一種是有截止日期的,拖延的影響被限制在一個較短的期限內(nèi)。沒有截止日期的拖延,比如開始健身,比如去嘗試創(chuàng)業(yè),“恐慌怪獸”不會出現(xiàn)。
因為在你還沒有努力干活之前,不會有任何事情發(fā)生,沒有產(chǎn)生推動力讓事情繼續(xù)進行。這種悄無聲息不被察覺的長期無截止日期的拖延是大量不快樂,內(nèi)疚的來源。
因為會讓我們覺得有時,我們是自己生活的旁觀者。對付這種拖延,我們需要花些時間來認真看一看生命日歷(每月為一個格子),其實我們并沒有那么多的格子。
一次身體檢查
那我是如何開始沒有截止日期的項目的呢,也就是我開始一項新的活動——早起晨跑。
也就是在10月1日(諷刺的是這是我的結(jié)婚紀念日),我做了核磁共振檢查。這個檢查長達30分鐘,耳邊一直伴隨著機器的聲音。
雖然也知道一般也不會有什么惡疾,但把我推進去的時候,我還是五味雜陳。然后我在想,如果真的查出來什么,我有哪些事必須要做的。我想到了教養(yǎng)好自己的孩子,我的工作,還有我的興趣。
這種念頭四散真的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才自然生發(fā)的,在整個半小時里,我想著我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想著時間的流逝是如此的匆匆,而我又可以做點什么呢?
內(nèi)心強烈的愿望終于抵御了拖延癥,我開始變得對自己負責。
珍妮特小姐
80后,育有一子,物流行業(yè)職員。 熱愛閱讀和寫作。 分享親子、親密關(guān)系,心理學,個人成長。
388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公眾號
干起來
需要做,就去做,還等什么呢?生命的長河奔騰不停止,青春一去不復返。不要浪費時間拖延等待,不要浪費時間躊躇徘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要浪費時間做不屬于自己人生使命的事情。
一旦決定去做,就要迅速采取行動,并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同時,要對結(jié)果保持耐心,因為你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他人和外界環(huán)境都紛繁復雜,充滿變數(shù)。
說"打算",就是在拖延
《納瓦爾寶典》分享了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提出的一個觀點,就是,一切存在時刻處于一種內(nèi)部變革的狀態(tài)。人應當時刻準備好迎接徹底的改變。
當人們說”我打算嘗試一個新東西”“我打算養(yǎng)成一個新習慣時”,我們其實都是在畏縮。
說打算就是在拖延,就是給自己找借口。
在書中,作者分享了一個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合理的目標,你也可以理解為微習慣。
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這兩句名言是老子2000多年寫在《道德經(jīng)》中的。
微習慣是唯一的選擇。從小事開始做出改變,需要獲得一些良好的感受,新習慣讓人有了成功的感覺,變得做事更高效,能讓個人保持健康。
所以,為自己設(shè)定一個更合理的目標,先降到這個最容易做到的數(shù)量。也可以讓身邊的人監(jiān)督我們。然后堅持三到六個月。達到這個目標后,再設(shè)定下一個目標。
最重要的是,你不能什么都不做,陷入自我責備毫無益處。
比如,我報名了今天晚上的一場演講。問題是我還沒有寫稿子。我是如何行動的呢?
我沒有足夠的時間,我先把孩子交予老公,讓他帶孩子去杭州看展覽(木乃伊展)。然后我打算提前到達上虞圖書館,準備演講稿。
是的,參加演講是我作出的承諾,我必須承諾與一致。
寫在最后
你每天起來有兩個選擇。要不然就繼續(xù)趴下,做你沒有做完的白日夢,要不然就拉開被子,完成你還沒完成的夢想。
不要再抱怨周圍的環(huán)境,身邊的人和事情,這些原因壓根就不是你懈怠的理由,行動起來。
疲憊的是精力,不滅的是意志和夢想。
干就完了!干就完了!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