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直是一個憤世嫉俗,并且看不慣很多無用體制的人,說我初生牛犢年輕氣盛也無妨。
這個社會需要我們身處其中,仔細感觸才會有所發現。
這是一個很多人不敢發聲的時代,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敢只言片語一句,不了了之的東西太多,害怕說錯,害怕糾纏。我能做什么,我什么也做不了,因為自覺沒有改變的能力,就自得其樂的退到最后。人都是相似的,一個人不敢說,兩個人不敢說,于是乎,一批人抱著“算了吧”的心思,說服自己心甘情愿的接受。
一直覺得世界上每個不一樣的時間段絕對不會出現相同的情況,萬物皆在變化,各自經歷了什么無人知曉,而這些主觀思維的因素,可能一個小小的挑動就讓結果截然不同,所以,沒有任何人有資格用自身的經歷假裝相似的去揣測別人的事情。
“人情世故”這四個字看似矯情,卻實實在在的被社會認可,并是人們遵循的原則,有時候,“人情”似乎比“實力”更重要,輾轉多次之后才發現,學會在這方面下功夫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一課。
不知道你們是怎么看待“討喜”這一說法的,討喜應該與一個人的性格有關,看你怎么定義吧,這個競爭優勢顯而易見,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這么的“感情用事”。
因為是市場經濟,利益顯得格外重要,也只有在你碰了幾次壁之后,才會知道,至始至終最單純的還是自己,不爭不搶最后被踩在腳底的還是你。必須得去爭去搶,因為別無選擇。
各自為自己的生活掙扎,就從未認真的表露我到底是怎樣的看法,我想要什么,我該怎樣做。
我喜歡這個人,喜歡做這個事,但是我目前的狀況處境不允許,我還有好多事情要處理,還有好多事要忙,我沒辦法全新的投入我喜歡的東西上,我得去干我不喜歡但是必須得去完成的事,和必須得接觸的人。我喜歡的人,喜歡的事就該放一放,可是啊,我們到底還有多少的時間可以用來去追自己喜歡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啊。放手吧,多花點時間在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事上,想想到底可不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到極致的最好,對,就是努力去做,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報。可是,這很難吧,但是,不試試怎么知道。
得相信自己的適應能力,永遠也不要小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