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親,你有頭屑嗎?你見識過一年四季雪花紛飛的場景嗎?
如果,你覺得那很美,那么今天開始,且容我細細道來。
首先,它很癢,你感受過嗎?
其次,點點片片的頭屑飄落在頭發和肩膀上,社交場合很尷尬,你體會過嗎?
咱們就來說說頭屑的那些事~今天的重點是,先來了解跟隨咱們出生入死的頭皮和頭發。
據調查研究顯示,在中國約有50%以上的成年人經常受到過多頭屑的困擾,頭屑成了僅次于脫發的第二大頭皮健康問題。尤其是男性,因為一般來說他們的工作環境都比女性差些,講究衛生又不如女性,特別是男性的雄性激素有促進皮脂分泌的作用,所以男性頭屑的產生也相應比女性的機率高了很多。
那么,這些紛紛揚揚的頭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們先從頭發和頭皮的結構分析分析吧~
1.認識頭皮
皮膚雖然看起來薄薄透透的,但它與我們其他臟器一樣,也有著復雜的結構。
頭皮和我們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一樣,是由胚胎早期外胚葉及中胚層發育分化而來的。頭皮,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還包括了附屬結構如毛發、皮脂腺及汗腺等。
科學研究表明,每一平方厘米的皮膚含有:15個皮脂腺、100個汗腺、約1米長血管、約4米長的神經纖維和3000個神經末梢感受器。
表皮是皮膚的最外層,不含血管,其營養都是靠基底層細胞供給。表皮分為四層:角質層、顆粒層、棘細胞層、基底層。
基底層細胞不斷分裂增生,并向角質層推行,隨后角質層細胞不斷脫落,整個過程僅需28天,而臉上的“死皮”,頭上的“頭屑”,其實就是表皮皮膚的正常生理過程(我們平常可見的頭屑又有其起因,此節容后再說);當出現牛皮癬時,這個代謝過程異常加速,僅需3-4天。
2.認識頭發
而毛發的實質,是角化的表皮細胞,它不含有神經、血管。毛發露出部分為毛干,皮膚內看不見的部分是毛囊,毛囊為毛發生長提供營養。
而成年男子大概有500萬個毛囊,約有10萬個在頭部。頭發的生長和替換呈周期性和非同步性。就是說,每個毛囊都在各自獨立地進行周期性變化,鄰近的毛囊并不處于同一生長周期內。每一個生長周期為: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生長期一般持續2-6年,毛發呈增生狀態,形態為棒狀發。
退行期3-4周,此時毛發生長停止,形成杵狀發。
休止期則為期3-4個月,此期間伴隨著舊發脫落的同時,還有新發的再生。
毛發的多少、疏密和分布有著顯著的種族特異性,黃種人屬于少毛民族。正常人平均每平方厘米的頭皮上,分布著144-192個皮脂腺,比臉部的還要密。而皮脂腺分泌油脂的多寡就決定了你的頭發屬于油性、干性還是中性。
而毛小皮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毛鱗片,頭發最外層的組織結構,可以防止頭發內物質的損失,并具有很強的光反射性。因此,健康的頭發看上去會光亮潤澤,而受損的頭發則看上去干枯晦暗。
綜上所述,頭發的狀態,其實一直受制于頭皮各種“零件”的磨合情況啊!
為什么要說這么多呢,哈哈當然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啦!當我們找到了頭屑軟肋的時候,正是消滅它的時候。
So,咱們明天正式剖析頭屑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