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有良好的心態打持久戰;寫作有時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我們要設定自己的目標;寫作是和讀者交流,所以我們要換位思考;寫作是在做產品,所以我們大量輸入做刻意練習。
前幾篇文章講了正確心態、目標設定、換位思考、刻意練習,今天分享一些增加輸入量和刻意練習的書籍。
第一本是溝通書籍,第二本是邏輯書籍,第三本是文學書籍;第四本是銷售書籍,第五本是故事書籍;第六本是心理學書籍,第七本書是你自己。
這些書的排列順序是有講究的,也不是誰便選出來的。而是因為在我心里,寫作分成三個等級。
第一級,寫作是溝通,作者需要把一句話說清楚說明白說有趣。所以作者需要鍛煉換位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級,寫作是銷售,作者需要把一個復雜的問題用最簡單的描述傳遞給讀者,而且能讓讀者信服。所以作者需要鍛煉說服力和故事表達能力。
第三級,寫作是共鳴,作者寫作是和目標讀者建立內心強烈的認同,所以作者需要了解他人、了解自己。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好的文字能夠讓讀者看到利益,看到自己,看到人性。好的作者能夠讓讀者跟著自己一起快樂,一起悲傷,一起流淚。
今天推薦的書,確切說起來是七類書,然后我從中推薦一些有代表性的書籍,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本,溝通書籍《說話就是生產力》
豆瓣評分8.4分,2010出版,我2012年接觸到。我在里面學到最重要的技巧有兩個,第一回答問題之前先表揚一下問問題的人,第二回應故意找茬的人要實事求是就事論事。
分享一個我2013年讀這本的一個片段,講的是總理是如何做溝通的。
當然,關于溝通的書籍非常非常多,比如《溝通的藝術》《非暴力溝通》等等,這些書很經典,但是它們有些老外寫的,因為文化背景等等因素導致它們在中國有些水土不服。《說話就是生產力》是我讀過最實用的一本溝通書籍。
第二本,邏輯書籍我推薦《思考,快與慢》
豆瓣評分8.2分,中信出版社2012年出版。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十年磨一劍之作,徹底顛覆你對思考的看法。
他憑借本書,因為“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特別是與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制定有關的研究。Daniel Kahneman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教授Vernon L. Smith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關于邏輯思維訓練有很多書,針對不同的人讀不同的書。如果你是小白,你可以讀《邏輯思考力》《金字塔原理》,它能讓你知道歸納法、演繹法、MECE、5W2H等等基礎知識。
如果你對邏輯思維有一定了解,知識在表達上需要做一些提高,那么我推薦《結構思考力》。李忠秋老師的論證類比四步方對不善表達的人很是有用。
“論”,即結論先行。
重要的觀點最先說。加人微信第一句告訴別人你要做什么。
“證”,即以上統下。
層層遞進,后面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上述觀點的論證。
“類”,即歸類分組。
同一類型的證據放在一起說,形成合力。“關于這個問題我有三點建議” “這個事情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比”,即邏輯遞進。
同哪個先說,哪個后說。可以用時間為順序,也可以以空間為順序,也可以用人的思維習慣為順序,比如STAR,SCQOR,黃金圈法則等。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讓對方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當然,如果你對邏輯思維已經有更深入的理解,那么我會建議你讀《超越智商》《批判性思考指南》《公正》等。這些書已經涉及到決策,涉及到倫理和哲學領域。
比如來一個思考題(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百度一下關鍵詞:電車難題)
你站在天橋上,看到有一臺剎車損壞的電車。在軌道前方,有五個正在工作的人,他們不曉得電車向他們沖來。
一個體重很重的路人,正站在你身邊,你發現他的巨大體形與重量,正好可以擋住電車,讓電車出軌,不致于撞上那五個工人。
你是否應該動手,把這個很胖的路人從天橋上推落,以拯救那五個工人,還是應該坐視電車撞上那五個工人?
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困擾了很多哲學家。前段時間我去復旦大學和夏教授請教邏輯問題,他說,
邏輯是建立在人對自然規律認知,這個世界沒有永遠對的邏輯。
第三本,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大師們的寫作課》
豆瓣評分8.3分,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去年出版,聽舒老是說,這本是目前銷售快十萬冊了。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書籍有很多,有《修辭學》《修辭學原理》等。還有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書比如《老人與海》,還有中國的四大名著等等。但我卻強烈推薦《大師們的寫作課》,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它是一把你開啟寫作好文筆的金鑰匙。
作者摘錄文學大師們的佳作片段,通過剖析文學大師們的佳作和寫作技巧,讓讀者跟隨她的文字,感受到不一樣的讀書視角。
上上周我去上海,在行約見了舒明月老師,現場見識過她的魅力。早年酷愛文學,對文字有天生的敏感,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從政 協轉戰媒體最終安定在自由職業。
作者就多牛就贅述,摘錄一個片段,書中記錄張愛玲《金鎖記》中間的片段:
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低一點,大一點,像赤金的臉盆,沉了下去。
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撐著門,一只手撐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著一條雪青洋縐手帕,身上穿著銀紅衫子,蔥白線香滾,雪青閃藍如意小腳褲子……
寫作是溝通,不僅僅要寫的清楚明白有邏輯,還要寫的有滋有味。希望上面的三本書對你有啟發。
寫作是溝通,寫作也是銷售,我需要把一個讀者并不理解的觀點用簡單的描述說給對方聽,最終讓讀者相信,認同,行動。
第四本,銷售書籍很多,我推薦《購買的真相》
這本書豆瓣評分不高,但是這本書的副標題很有意思,怎樣從情感上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能寫出這樣的標題 ,說明作者認知水平真的不低。
互聯網上的有很多寫作者,但是永遠只有一個咪蒙,一個王左中右,也只有一個六神磊磊。
為什么呢? 因為它們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在小小的手機屏幕上寫出了讀者需要的情緒,趣味和獨特需求。
要讓讀者閱讀你的文字,需要作者把文字當做商品,放在門口容易看見的貨架,需要找很好的圖片去包裝。
當然,要讓人認可一個觀點,不僅僅是做包裝那么簡單,作者要寫出讀者需要的內容,解決讀者心中的焦慮和痛苦,讓讀者能夠在生活中能夠感知作者的方案,能夠讓讀者的朋友們也能受益。
文字是商品,就像金嗓子喉寶,你用過管用之后會推薦給其他人一樣,文字是有用處的。如果你還有興趣研究銷售理論,《稀缺》這本書一定要讀。
第五本,故事的書很多,我推薦《你能寫出好故事》
豆瓣評分8.5分。其實要讓讀者接受一個觀點,不僅僅要寫得有用,而且還有寫得有趣、有吸引力,讓讀者欲罷不能,流連忘返。
如何讓人欲罷不能呢? 故事故事還是故事。
很多人會推薦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以及《作家之旅:源自神話的寫作要義》。
但是,那三本書太難了,不適合普通寫作者。它們更適合記者,編劇以及職業寫作者。
為什么《你能寫出好故事》好呢? 因為它講到了寫作的本質,如何和大腦打交道,如何和人的認知打交道。關于這一點,看它副標題就知道這是一本設計底層思維的好書。
寫作的訣竅、大腦的奧秘、認知的陷阱
當然,如果你還希望深入研究故事寫作技巧,那么你就要研究故事寫作的技法《粘住》以及電影編劇技巧 《救貓咪:電影編劇寶典》。
寫作是溝通是讓你把一個點說清楚說明白,寫作是銷售是讓你把一個點寫得讓人接受。如果你能做到這兩點,恭喜你,你已經是寫作高手了。
但是,如果你要進入成為絕頂高手,要成為大神級人物,你還需要修煉另外一個技巧,同理心。
第六,修煉同理心,第一步先要了解人,我推薦《心理學與生活》
豆瓣評分9.1分。這是一部心理學經典著作,在美國及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美國ETS 將《心理學與生活》推薦為GRE 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書,聽說北大心理學系把它當做教材。
這本書,首版于20 世紀30年代,迄今已修訂19 次。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他是美國心理學會(APA)前主席。
電影《死亡實驗》/The Experiment以及后來的斯坦福監獄實驗(電影中文名)/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2015 都是根據菲利普·津巴多先生于1971年在斯坦福大學做的實驗改編而成。
看目錄就知道這是一部涉及本質的好書
智力與智力測驗
動機
情緒、壓力和健康
學習與行為分析,記憶
如果你能理解讀者的動機,壓力,知識水平以及大腦的記憶規律,不想寫出好文章都很難。
第七,修煉同理心,認識自己很重要,我只推薦《自我探索》
認識自己很難,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來自哪里,要去哪里?據說阿波羅神廟的入口上刻著“認識你自己”的格言
有人問哲學家蘇格拉底,世界上什么最難?蘇格拉底答到,認識你自己。
有一個故事,說在希臘的古典時期,一座神廟里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宙斯的雕像在一天夜里被人打碎并褻瀆了。居民們因為害怕遭到神的報復而極為恐慌。
城市的傳令官們上街號令罪犯立刻現身面見長老,以接受應得的懲罰。犯罪者當然不愿自首。一周之后,又一座雕像被毀掉了。人們懷疑是瘋子所為,便派出衛兵值哨。終于,警惕換來了報償,罪犯落網了 。
“你可知道自己會有什么下場?”人們問他。
“知道”他幾乎是興奮地答道,“死亡。”
“你難道不怕死嗎…”
“我當然怕。”
“那明知會被處死為何還犯下如此罪孽?”
那人躊躇良久答道,
“我是個無名之輩,一生庸庸碌碌,從未有出眾之舉。我想做些什么讓人們注意我,記得我。”
沉默片刻后他又道
只有被忘卻的人才會消逝。我覺得死亡不過是成為不朽的微小代價
看吧,一個人為存在感可以不要命,難得的是,他能坦然面對。
認識自己真的很難,因為它考驗我們敢不敢面對懦弱的自己,丑陋的自己,虛榮貪婪的自己,考驗自己敢不敢揭露血淋淋的人性真相。
有時候當一個人沉下心來,放下自己的恐懼和驕傲,他會發現你離讀者的心更近了。
如果你有看過《象與騎象人》《思考快與慢》你就知道我們人類是很復雜的,而且經常不受理智的約束。
如果你看過《少有人走的路 》這本書,你就會發現,忠于事實就是說人話;推遲滿足感就是堅持;承擔責任就是做自己;保持平衡是放下自己。
自我探索這本書真的改變了我,它讓我知道自己的行為風格,讓我知道自己的優點缺點,讓我知道如何更好地和自己和他人相處。
寫作寫到最后啊,其實就是如何和自己相處,如何和這個世界相處,如何在討好讀者和做自己之間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