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札記
今天是回到家鄉后的第一天,短暫的十一天游程告一段落?,F在把沿途目力所及、有限之想分享出來……。
〈一〉剛進入初夏時節,氣溫已經熱的讓人汗流夾背了,每天都是赤日炎炎,炙烤著那些為生活奔波忙碌的身軀。
隨著端午節的到來,出發的日期也迫在眉睫。由于對各種因素的綜合考量,最終確定把先前計劃中的自駕游改成了隨團游。面對這一重大變動,所有參加這次外游的同事,依然還是那么樂觀豁達。當然,對期盼已久而未能成行的自駕游,些許的遺憾也再所難免。
〈二〉火車上的整個行程比較漫長。之所以選擇臥飛往返的這種方式,是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高海拔的過程。凡第一次到西藏來的人,從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種神密緊張感,這樣一來反而加重了精神上的壓力,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所以,采取這種方式能極大地緩解眾人思想里的一些憂慮。(因為火車上供有氧氣,能有效緩解高反敏感人的癥狀)后據當地導游介紹,確有不少人因為乘飛機來,強烈的高反很嚴重,個別人甚至完成不了接下來的旅程。
一路之上,即感受了荒蕪的丘陵帶給視覺的無耐,也看到成群的牛羊在牧場里的壯觀,青海湖的出現,雖然距離較遠,依然能聽到車廂里發出陣陣驚嘆聲!
遠眺空無色,黃河繞道行。
細尋棲鳥處,更盼綠枝迎。
〈三〉到達拉薩時,已經是從太原出發三十六小時以后了。坐這么長時間的火車,尚屬第一次。對雪域高原風光的特別期盼,以及在高海拔狀況下,考驗自身體質愿望的想法,都沖淡了一路上的困倦勞累。
從書籍文字和影視圖像所了解到的西藏地域風土人情,以及藏傳佛教的影響力,沒有比親眼所見更能產生巨大震撼力,藏民那種植根于內心的虔誠,決非僅僅從外在的行為就能解釋清楚,包含承載著千百年靈魂的寄托。
拉薩城區的建設正在逐步與內地一些城市比肩,建筑結構與色彩帶有明顯的當地特色。各省市都有對口支援項目,這為加快繁榮新西藏帶來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
令人感到興奮愉快的是,在相隔幾千公里之外的異域他鄉,見到了在此進行援藏工作的好友的兒子。在這種空氣稀薄高海拔的特殊環境下,確實需要有堅強的品格和毅力,以及堅韌不拔的無畏精神,在此要表示崇高的敬意并送上衷心祝福!
〈四〉雪域高原景色奇,半山披綠半山白。已然處處艷陽照,轉瞬皚皚飛雪來。
西藏地域廣闊,游覽的大部分景區,都在遠離拉薩市區往返須要十幾小時的車程。所以,在沿途行走中冬夏交替現象時有發生。
藏區到處都是散養的牦牛和藏香豬,經常在公路上大搖大擺地穿梭,完全不懼怕過往車輛,無奈之下,司機也只好停下車等,并戲謔稱‘動物警察’來了。[呲牙]
〈五〉游覽雅魯藏布大峽谷,觀看江水在深山峽谷轉彎處奔騰向前的壯景,是所有來此旅游者的一個共同愿望,尤其是能看到僅次于喜馬拉雅山雪峰的南迦巴瓦峰,更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未了心愿。很多時候由于天氣突變,再加上有限時間的行程,極有可能抱憾而去。
雅魯藏布大峽谷,
水到轉彎拍浪行。
遙望雪峰添景致,
耳聞贊美送歌聲。
盛名久已傳天下,
枉費世間多少情。
破曉終須待時曰,
夢圓跋涉夜歸人。
〈六〉祖國各地的風景,無論在南方或者是北疆,都有其獨特引人入勝、令人目不暇接的畫圖。西藏高原湖泊和天空一樣綻藍的場景,卻是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無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納木措,還是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抑或是被原始森林包圍的巴松措……,都無例外水天溶于一色,美不勝收的畫面真是讓人流漣忘返!
藍,翻山越嶺倚窗欄。原野外,碧空掛云端。
藍,天降玉帶變龍蟠。近處看,輕挪落沙灘。
藍,水天一色萬人歡。情相似,開心放眼觀。
〈七〉人對美好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尤其是那種天然無雕琢的自然美。西藏的風景之美就屬于這一類。
所以,不管距離如何遙遠,無論高海拔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在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上,不斷挑戰困難、超越自我,成為了一種共識。
旅途中經??吹揭恍┤?,不畏艱難困苦,騎著自行車長途跋涉在通往藏區的公路上;還有那些三步一匍匐,用靈魂拉近與佛祖之間距離的藏民。信仰催生意志、善心塑造人性。
清澈的雅魯藏布江能凈化心靈,雄偉的珠穆朗瑪峰指引向更高處攀登!
千年雪域自成景,
一日虔誠拜廟堂。
尋找方知蟲草貴,
心寬能解事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