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所謂更好的生活,我像很多打工者一樣,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莊來到了目前所在的城市。回首往年,作為平庸的我,已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了五年,作為一個很平庸的我,能夠基本保證溫飽而沒有事事捉禁見肘的原因也許是沒選擇競爭更殘酷的首都。
從工作的那天起我結婚了,不存在先成家后立業的說辭,而是所謂的年齡到了這一老套的說法。我和她分別來自一個省兩個地方的人,結婚后做了決定,離開了各自的家鄉到這個城市打工生活,在我無房無車無存款的情況下,她和我開始一起承擔在外生活的甜酸苦辣。
清晰的記得來到這座城市作為高中學歷、無任何技能的我,只求得找一份能養活兩張嘴的工作就可以,所謂這么簡單的想法,生活起來卻充滿心酸。
租房和同事在一起,只是自己租不起,很對不起她,有誰會結婚后還和他人一起合租在一個屋檐下。感謝她的容忍,也感謝同事的謙讓。
為了省下交通費,找到工作后,買了一輛自行車,180元,清晰記得,當時工資的十分之一。通常是六點半出門,十一二點回來也是常事,每天上下班要騎兩個小時的路程,也算是一種健身。因為自行車被偷事件太頻繁,附加的健身項目就是搬自行車爬六樓。
她看到我辛苦從不亂花一分錢,也是我掙的太少太少,那期間她沒買過新衣服,更別說什么化妝品之類的,偶爾出去想吃頓飯,也是找路邊上臨時搭建的那種相對便宜而四處漏風的地方,避開心酸的話題,我看著她,她看著我,邊吃邊笑。有時上班沒有帶飯,就買上兩個煎餅,一個早上吃,一個中午吃,盒飯舍不得。
這樣的衣食住行,走過了三年,她從不說苦,也不羨慕別人,也許是可憐我那微不足道的自尊。我們沒有挨餓的過了三年,僅僅只是沒有挨餓的過了三年。
三年的時間,在工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想法,我和她商量準備換份工作。盡管中間也漲了兩次工資,可是對我們來說也是杯水車薪。我和她每次回家鄉,不能給父母買件像樣的禮物,坐車只能坐最便宜的綠皮火車,等等等等。。。
在第四年年初換了一份工作,很幸運因為互聯網的市場,找到了一份工資番了兩倍的工作。努力的干活,發工資的時候,我和她租了一間只有我和她居住的房子,買了一輛全新的電動車。搬家的那天,我和她沒有找搬家公司,她說搬家的費用可以去吃頓火鍋。她身體不是很好,看著她大包小包的幫我收拾東西,有些心酸。那天風依然很大,我用新買的電動車像螞蟻搬家一樣,一趟趟的來回倒騰,所幸我和她的生活很簡陋,沒有大件的電器。搬家完畢后,我和她一起去買了雙名牌運動鞋,進餐廳吃了一次熱乎乎的火鍋,我看著她,她看著我,邊吃邊笑。
某天,我所在的部門解散,又開始面對重新找工作的境遇,由于自己學歷及能力的原因,稍微好些的工作環境不是想象中的好找,擔心沒有收入會讓我和她生活再次陷入窘迫。我和她勤奮的投著簡歷、積極的去面試每一家有可能的公司。
害怕窘迫的生活和還算積極的態度,我和她陸續找到了各自的新工作,我和她每天早上一起出門,去面對每天的工作,伴著我和她同行的還有這座城市的風。
出來打工的初衷是什么? 為了更好的生活。報名了成考,邊工作邊上課,還有一年就可以拿到一個專科學歷。我和她考了駕照,為了以后希望能有機會用上。點點滴滴堅持著,努力的過的更好,雖然日子比剛剛工作有所改善,但目前還遠遠不夠立足在這座城市。有種人叫這座城市的外地人,要付出更多。這座城市的風不取決任何人,去或留,多或少,它都在。
11月的深秋,我和她準備出門,不知未來會在哪里,只知道這座城市風很大,整理好御寒的裝備,我看看她,她看看我,邊走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