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半年,我的年度十佳就預訂它們

昨天,戛納電影節閉幕。

Sir的手機被各種“呵呵”聲刷屏。

所有媒體都對頒獎結果,瘋狂吐槽——

所有熱門片幾乎都顆粒無收。

反而是場刊評分倒數第二的多蘭作品,拿下第二名大獎。

拿下影后的,其實是電影里的女配角。

導演獎還下了個雙黃蛋。

只能說——

評審團就是這么拽!

根據毒舌親戚好老師發回的現場情報:

不管是頒獎現場還是記者大廳,看到多蘭拿獎,都一片噓聲。

主席喬治·米勒被噴得最慘——

所有人都決定回家把《瘋狂麥克斯4》的碟給扔了。

老爺子應該很心塞。

關于網友和媒體有趣的吐槽和八卦,Sir給你們整理好了,在今天第三條。

這一條,言歸正傳,我們說電影。

不就是一份獲獎名單嘛?

那么在乎干嘛?

舉個最近的例子。

今年金像獎最佳電影,和錯過最佳電影的《踏血尋梅》。

五年,十年后,Sir還是會記得《踏血尋梅》。

至于第**屆最佳。

去他的。

管別人認不認,你認,就夠了。

所以,今天,Sir不吐槽榜單,只列出曝光的諸多電影中,那些能留下來的。

在Sir看來——

它們才是戛納。

我是布萊克

I, Daniel Blake

導演: 肯·洛奇

主演: 戴夫·瓊斯 / 海莉·斯夸爾斯

本屆大獎金棕櫚得主。

這是英國導演肯·洛奇,第13次入圍,第二次拿下金棕櫚。

(第一次是2006年《風吹麥浪》)

肯·洛奇今年正好滿80歲,拍電影50多年。

他這輩子的片,只有一個主題——

通過拍英國窮人的生活,直揭社會的瘡疤。

1967年的電影處女作《可憐的母牛》里,一個丈夫和情人都鋃鐺入獄的女人,吃力地撫養兒子,最終卻骨肉分離。

這次的《我是布萊克》,一個有心臟病的工人,被社會救濟的繁文縟節,虐得體無完膚。

這種題材“吃力不討好”。

不夠商業,沒有大喜大悲的情緒起伏,不賣座——

拿下金棕櫚的《風吹麥浪》剛開始在英國上映,只在30塊銀幕播放。

還經常因為太敏感,不得不跟政府周旋——

他1969年的一部紀錄片,拍到一半,就被“救助兒童基金會”控告,影片直到40多年后才“解禁”。

但肯·洛奇堅信:

作為電影人,你的目的并不是傳遞一些信息。一個不能帶給人影響的故事,不能夠算作是一個真正的故事。

《小孩與鷹》

英國電影學院評價他——

作為英國國寶存在,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珍愛。

今年的《我是布萊克》,依舊是站在一個小人物的立場,揭開英國福利制度的種種不合理。

從媒體評價看,這也許算不上肯·洛奇最好的作品。

但面對名利場的誘惑、高層的阻撓,還能堅持半個世紀,決不妥協。

肯·洛奇的存在,證明了老而彌堅這個詞。

這樣的片,且看且珍惜

Elle

導演: 保羅·范霍文

主演: 伊莎貝爾·于佩爾 / 克里斯汀·伯克

見慣了重口味的戛納,也為這部片震驚——

《好萊塢報道者》稱:

這是戛納史上最有力量的強奸電影

根據法國作家菲利普·狄雍的小說《哦……》改編。

一家游戲公司的老板,米歇爾,在家里被一個蒙面男人強奸。

米歇爾沒有歇斯底里。

她把滿地的碎玻璃清掃干凈,洗了個澡。

她要找到那個人,找出真相。

影片爛番茄新鮮度高達100%(5家媒體評價)。

好戲全集中在女主角伊莎貝爾·于佩爾身上。

這位把表演視作“發泄內心的瘋狂”的女演員,曾兩次獲得戛納影后——

《維奧萊特·諾齊埃爾》和《鋼琴教師》。

在《她》中的表演,依舊是影后水準。

前期,戰戰兢兢,聽到響動就像受了驚的兔子。

后期,掌握主動權,強勢、自如。

《綜藝》評價:

懸掛在她臉上的每一次情感波動,都讓她在受害者和受虐狂之間搖擺。

雖然是個強奸故事,有色情、有驚悚、有暴力。

但影片并不黑暗,相反,很輕松。

導演保羅·范霍文直言:

這不是一個悲劇,甚至帶有喜劇成分 。

這位歐洲導演今年已經72歲。

極致暴力和性,是他的標簽——

你看過我的作品里的性愛場面就會知道,性愛看上去粗俗,甚至震驚,那是因為我平時做了細致的觀察,使它們變得真實。

女人在他的作品中,通常強勢性感,會利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武器。

比如《本能》中的莎朗·斯通。

《黑皮書》中的卡里斯。

而這部新作,外媒稱——

可能是他事業的巔峰之作。

托尼·厄德曼

Toni Erdmann

導演: 瑪倫·阿德

主演: 桑德拉·惠勒 / 露西·拉塞爾

這部片貢獻了本屆戛納,同時也是戛納影史上,最高的場刊評分——

3.7(滿分4分)。

時長接近三小時,沒有任何配樂,全程手持攝影——

但《托尼·厄德曼》讓所有觀眾看得很開心。

放映過程中,兩次收獲媒體呼聲。

影片講父女關系。

伊涅斯就職于德國大公司,對于自己完美的職場生活,容不得一絲叨擾。

伊涅斯的父親,在女兒嚴絲合縫的生活中沒法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的唯一武器,就是幽默。

油膩膩的披肩假發,還有可笑的齙牙。

他稱這樣的自己為——托尼·厄德曼。

每次,他都搞笑著,用不同理由強行加入女兒的生活。

伊涅斯也不甘示弱,你來我往,實力對決。

在這個過程中,導演設置了讓你意想不到的彎路——

比如,“裸體派對”。

雖然全程幽默,但導演本人說:

這是一部非常悲傷的作品。

這部電影里的幽默,很多時候來自于絕望或者痛苦。

看,“喜劇的核心是悲情”,全世界都適用。

這是德國女導演瑪倫·阿德(下圖右二)執導的第三部長片,也是她第一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

戛納忽略它,沒關系。

老牌權威雜志《視與聽》給了極大肯定——

阿德證明,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導演。

畢業會考

Bacalaureat

導演: 克里絲蒂安·蒙吉

主演: 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 瑪麗亞·維多利亞·德拉格斯

羅馬尼亞導演克里絲蒂安·蒙吉,憑借本片拿下最佳導演獎

蒙吉被稱為羅馬尼亞的“賈樟柯”——

他總在關注社會問題,永遠在批判。

他的三部作品,全部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

《四月三周兩天》批判齊奧塞斯庫政府的禁止墮胎法——

因為這項1966年的規定,在1989年被廢除之前,導致50萬羅馬尼亞女性,因為秘密墮胎死亡。

《山之外》剖析了宗教的愚昧和社會的冷漠。

這次的《畢業會考》,同樣聚焦社會問題。

畢業會考前一天,女兒伊萊扎遭到攻擊受傷。

這讓父親羅密歐準備送她出國念書的計劃,不得不發生改變。

父親必須做出選擇……

由一個事件引發起一連串事件,最終延展到深層次的問題——

醫生受賄、警察無能、治安混亂、教育系統不公。

以及正在遭遇中年危機的男人,如何應對婚外情。

導演用一場意外的強奸未遂,勾勒出整個社會體系的眾生相。

英國《衛報》給了5星評價,稱其為:

最極致的官僚體制白描

更多中國媒體看過之后認為——

中國觀眾看,更有通感。

帕特森

Paterson

導演: 吉姆·賈木許

主演: 亞當·德賴弗 / 卡拉·海沃德

影片獲得了場刊評分第二高(3.5分)。

吉姆·賈木許今年63歲了,一點也沒變。

這個反好萊塢的獨立大導,推崇極簡。

電影中只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和詩意的電影語言。

《天堂陌影》

新片《帕特森》延續這種風格,講述了巴士司機帕特森的故事。

帕特森每天重復著一樣的日常——

開一樣的路線上班。

永遠在一個酒吧喝同一款啤酒。

司機是他的職業,但詩人,是他另一個身份。

他聆聽乘客的只言片語,每天在筆記本上寫詩。

妻子勞拉,完全是帕特森的反面。

每天都有新的計劃——

今天刷墻,明天買蛋糕。

電影用不一樣的顏色,反應兩人的不同。

帕特森藍色。

勞拉黑色。

黑色與藍色對立,又和諧的統一,就像他們之間的關系。

《星球大戰7》中的反派亞當·德賴弗,出演主角帕特森。

他一邊循規蹈矩做著汽車司機的工作,看起來很死板。

但轉身,又能成為隨性的詩人。

這個“紀律與創意”的綜合體,正是賈木許想要通過電影傳達的:

不論你是公車司機,還是家庭主婦,或者是一名在電影院的觀眾,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成為詩人。

而《每日電訊報》贊:

這位老司機,我們會記得他很多年。

愛戀

Loving

導演: 杰夫·尼克爾斯

主演: 喬爾·埃哲頓 / 魯絲·內伽

這部片,絕對會是明年奧斯卡熱門

電影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

1958年,米爾德里德·杰特(女,黑人)和里查德·洛文(男,白人)在華盛頓結婚。

但婚后,他們返回弗吉尼亞,被指控違反了弗州禁止異族通婚的法令。

被判處一年監禁,或者25年內不準在弗州居住。

當年的拘捕證

洛文夫婦不服,向法院提起上訴。

此次事件被稱為 Loving v. Virginia。

官司持續了將近十年,兩人一直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最終獲得勝利。

自此,“Loving v. Virginia”判決成為不分種族,自由相愛的象征。

HBO在2012年,將這段歷史拍成了紀錄片,名為《愛情故事》。

稱這段愛情故事,改變了一個國家 。

《愛戀》根據這部紀錄片改編而來。

導演杰夫·尼克爾斯用電影重現了這段歷史——

兩人以微小個體之力,對抗強悍的不公體制。

最終成功。

正是奧斯卡中意的題材——

特別是在其今年剛因為種族問題,被瘋狂吐槽的情況下。

明年頒獎季,這部片一定會有所斬獲。

只是世界盡頭

Juste la fin du monde

導演: 澤維爾·多蘭

主演: 加斯帕德·尤利爾 / 納塔莉·貝伊

本屆戛納最有爭議的電影——

場刊評分大撲街(1.4分),卻拿下相當于“第二名”的評審團大獎。

大家紛紛猜測,原因只有一個——

導演是“戛納親兒子”,多蘭。

這位今年才27歲,集才華和美貌于一身的加拿大導演,是近年來戛納的寵兒。

多少導演擠破頭才能在戛納放一部片,多蘭想放就放——

從處女作開始,他的每部作品,幾乎都在戛納亮相。

去年還成了戛納史上最年輕評審。

今年,已經是他第七次來戛納了——

幾乎每年來一次,像不像回娘家。

多蘭的作品,因為獨特的敘事方式和鏡頭語言,在戛納初露鋒芒。

他總是善于運用精準的鏡頭語言,和濃烈的畫面色彩,將邊緣之愛刻畫得深入人心。

2014年《媽咪》中,少年拉開畫幅的這一幕,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但他熱愛各種慢鏡大特寫和通俗音樂的習慣,也招來不少黑。

Vulture曾評價他:

太自戀了!沒人能做到像多蘭一樣拍自己!

《我殺了我媽媽》

從媒體評價看,這部《只是世界盡頭》,依舊是多蘭拿手的主題——

家庭沖突、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一個患上艾滋的作家,在離家12年后回來,告訴家人自己將不久于人世。

把自己男友加斯帕德·尤利爾拍得這么帥,看來是真愛

但延續并放大自己風格的多蘭,這次玩砸了——

情節沒頭沒腦,配樂多到受不了,氣氛也被營造得過分迷離。

變成了一場“毫無營養的家庭大撕逼”(《London’s Evening Standard》評)。

聽起來像——

法語版《小時代》

Otroscines.com稱:

全片只聽到角色在不停爭吵、咆哮、爆粗。作為觀眾,看得心好累。

不過也有個別媒體給出好評。

《衛報》著名影評人Peter Bradshaw打了四星,稱這是一部聰明、有個性的作品:

影評人們為什么不能像迎接當年的《媽咪》一樣,擁抱這部犀利的電影呢?

但不管怎么說,從現在的勢頭看,多蘭拿下金棕櫚,是遲早的事。

希望到時這位電影奇才,能真正拿出一部讓所有人心服口服的電影,征服戛納。

奧利最開心的一天

Hymyilev? mies

導演: 尤霍·庫奧斯曼恩

主演: Eero Milonoff / Oona Airola

本屆戛納“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

芬蘭導演尤霍·庫奧斯曼恩的首部長片。

講述1962年,一位備戰全球輕量級拳擊錦標賽的年輕人,在集中精神參賽的緊要關頭,愛上了一個人的故事。

影片特別的是——

全部以黑白畫面呈現。

真實故事改編、拳擊題材、黑白畫面,容易讓人想起《憤怒的公牛》。

但這部片一點也不“憤怒”,要精致、溫柔得多。

它的觀感,更類似前兩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修女艾達》。

同樣,影片主題也并不是一般體育題材的拼搏、熱血。

相反,這是一個講述失敗者的故事——

愛情和拳擊,哪個更能讓人感到活著?

《綜藝》雜志稱這部片:

溫暖,充滿人性,又流露出黑色幽默。

片名“奧利最開心的一天”,其實正是他輸掉拳擊錦標賽的這天。

“一種關注”評委會主席瑪爾特·凱勒說:

這部影片讓人意識到,幸福并不一定需要金錢、成功和競爭,具有不可思議的獨創性。

釜山行

???

導演: 延尚昊

主演: 孔侑 / 鄭有美 / 馬東錫

影片入圍今年戛納的午夜展映單元。

沒拿獎,但喪尸題材和延尚昊自編自導的陣容,成功引起了Sir的注意。

延尚昊的名氣,沒有今年同去戛納的老鄉樸贊郁、羅泓軫大。

但他黑暗殘酷的風格,已經在韓國動畫片界,闖出名堂。

2011年的《豬玀之王》,用青少年暴力、校園霸凌等現象,講述殘酷的青春。

他擅長以變態的智慧,影射現實殘酷、人性陰暗。

電影里,底層的人無論怎樣反抗,都無法擺脫命運捉弄——

最終失業、破產、自盡。

那些不用怎么勞動,就擁有安逸生活的人,他們是寵物狗。

而我們是他們嘴里的豬肉。

我們唯一能實現價值的時刻,就是在死去、被分尸之后。

《釜山行》是延尚昊執導的第一部真人電影。

喪尸題材。

一種神秘病毒席卷韓國,只有這輛開往釜山火車上的乘客幸免。

為保護親人朋友,他們將為生存而戰。

從評價看,驚嚇程度沒得說——

早在《豬玀之王》里,延尚昊就玩得一手好驚悚。

末世題材,也最能拍出生死面前,人性的陰暗面。

但愿這是一部韓國版《行尸走肉》。

紅海龜

La tortue rouge

導演: 邁克爾·度德威特

編劇: 邁克爾·度德威特 / 帕斯卡爾·費蘭

這片,毒友應該不陌生——

由吉卜力工作室和法國Wild Bunch影業聯手制作。

這也是吉卜力首次跟海外工作室合作。

大部分粉絲最關注的莫過于——

日本、法國、荷蘭(導演來自荷蘭)混血,能好看嘛?

影片講述一次船舶失事后,存活下的男人企圖建造救生筏逃離荒島,但他的計劃,卻不斷被一只神秘的巨型紅海龜破壞。

聽起來像個魯濱遜故事。

從已經發布的預告看,簡潔畫風和無對白設定,延續度德威特的風格——

他曾于2001年憑借《父與女》,摘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父與女》

富有禪意的竹林意象,處處留白的構圖,又極具東方神韻。

導演說,影片想傳達對自然和人類生命的深深敬畏——

這也是吉卜力一貫以來的主題。

據說《紅海龜》從制作到完成,花了10年。

在宮崎駿退休,之前被視做接班人的米林宏昌新作《記憶中的瑪妮》,口碑平庸的關鍵時刻——

《紅海龜》重要性,不言而喻。

還好,從現在看來,外媒很吃這套。

爛番茄新鮮度100%(6家媒體評價)。

indieWIRE:簡單清爽,卻回味無窮。

影片拿下戛納電影節特別獎,將于今年秋天(9月17日),在日本公映。

看,這么好電影。

每當此刻,Sir就想起楊德昌說的——

電影將人的生命延長了3倍。

能夠在一輩子看到這么多不可經歷的人生。

有時候真不得不感慨——

當一個影迷,好滿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619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155評論 3 42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635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39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25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46評論 1 326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55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38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9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4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38評論 1 372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93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65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8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257評論 1 29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59評論 3 397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96評論 2 376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