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真的是以前做英語閱讀留下的強迫癥了,每次看英文一看到轉(zhuǎn)折詞就自動忽略前面,因為知道轉(zhuǎn)折后面才是最重要的,而后面往往是一些消極類語言。
英語老師說,做閱讀一定要重點關(guān)注轉(zhuǎn)折詞后面的部分,一般很容易在那里出題,日常生活里也是,如果有女孩是你是個好人,但是……,一般都是拒絕了,當(dāng)時全班大笑,但細(xì)思很有道理。從此深刻記住了,任何好話都會在一個轉(zhuǎn)折里全部否定。
后來接觸到批評藝術(shù),很多都講是要先肯定對方,再用轉(zhuǎn)折提出對方的缺點和錯誤,這樣對方會更容易接受一些。第一次接觸時覺得這真是挺人性的一個方法,也懷疑過這種方法經(jīng)常使用是不是就失靈了呢,大家一聽是夸獎就知道是要批評了,這樣情況就會變的尷尬,有種我就靜靜的看著你××的感覺。
其實批評對雙方都是兩難,一方很難說出口,另一方很不愿意聽到,這組矛盾如何解決呢?我覺得對于批評者來說,與其用語言發(fā)泄不滿,不如多用些小技巧,比如知道員工是因為業(yè)務(wù)知識不牢犯錯,就加強員工的培訓(xùn),如果員工因為粗心大意疏忽等犯錯,可以以身作則操作一遍,表明重點,提出注意事項,我想別人就會很快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何改正,以后就會減少或杜絕發(fā)生了。
對于被批評者來說,我覺得一般人犯錯后自己都會有意識,也會想各種辦法彌補,此時壓力其實不小,如果再遭受一頓批評,就更如同雪上加霜,使錯誤的影響范圍更大。所以作為被批評者,意識到自己錯誤后要立刻想辦法補救,如果沒意識到錯誤,遭受到了批評,要先確認(rèn)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錯,而不是想著反駁和辯解,也不要因為被批評就覺得沒面子,想離開,應(yīng)該感謝還有人提醒你哪里錯了,這樣你才能回到正確軌道。
批評是門藝術(shù),但雙方都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多從對方角度考慮,就會很快解決問題的,畢竟批評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要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