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看到很多這樣的話:
“堅持一下,堅持就是勝利”
“你很棒,再堅持一下,堅持就是勝利”
“你的堅持下去呀,你看你,只寫了一周就不寫了,所以你成功不了呀”
究竟什么是堅持呢?
百科是這樣解釋的:“:不改變不動搖,始終如一”,詞性:動詞、形容詞、名詞;
我們看一些相關的名言:
雨果:“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
賽內加:“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
宋帆:“不經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魯迅:“不恥最后。即使慢,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
荀況:“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國外的、國內的、古代的、近代的都有了。
但是,每一句話的背后我們隱隱約約能看到的還有一個詞---痛苦
堅持就意味著是辛苦是痛苦?這可能是我們國人傳統概念中固有的含義。
堅持是痛苦的孿生弟?是OR不是?
湯小小的公號里有這樣一篇文章《你努力的樣子,真的有點浮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文中四個上大學的學生,上學期間不甘落俗,于是四人校外合租房子開始所謂的創業,因為所學專業是影視制作,所以他們就立志要用盡所學才能來拍一個最優秀的片子,中間如何的辛苦,如何的累和堅持,如何的天道酬勤,我們這里不細講,反正是第一次的結果大失所望,然后總結經驗,重新分工,最后終于做出了一個“你們這部片子,是這屆大一里,我看過最好的”片子。文中詳細講述了分工前后的種種細節,同時也講了各種痛苦、堅持......,然后成功了。
但是,我看到的卻不是堅持,也不是痛苦,而是-----享受!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豆瓣上知名作者特立行走的貓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這樣一個人:
“我獨自一人在北京,無親無故,身無所長,唯一擅長的就是會寫一點文章。只能埋頭拼命干活,看很多很多書,寫很多很多字,把所有的不安和小情緒都釋放在文字里。后來發現寫作可以賺到一些錢,最開始的時候,給人寫書評,100塊一篇也寫,給很多高中生雜志寫稿子,千字50的也寫,還寫過各種各樣不署名的軟文。原本只是為了每個月多拿幾百上千的稿費,可是居然這樣積累了很多讀者,有時候收到讀者的私信,告訴我他們被我的某篇文章鼓勵到了,很喜歡我,覺得我勇敢地活成了他想要的樣子。”
他似乎是很堅持很痛苦的做這件事,但痛苦沒辦法讓他堅持。
如果你在投入所有精力持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確實是很堅持、很痛苦,但支持你可以繼續做下去的原因不是堅持和痛苦,而是享受!
你享受了這個過程,這個過程給了你經驗、給了你總結和教訓,它讓你以后可以在正確的路上更高效的做事。
你享受了這個過程,因為這個過程可以給你物質和精神雙豐收的結果!
科比20年的籃球職業生涯只效忠了洛杉磯湖人隊,他被評為美國傳奇籃球運動員,單場得分紀錄81分。他每天堅持訓練投籃5000個,每天5000個投籃,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數據?所以他是美國最好的得分后衛之一。
很多媒體采訪他時,他總是說,他喜歡籃球、熱愛籃球,他很享受這一切!
四個大一學生因為喜歡他們的專業,所以他們堅持拍攝,終于拍出了他們這一屆最好的片子。
一個寫作愛好者,孤身北漂,天天寫作最終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我每天閱讀寫作日更千字已經逐漸形成了習慣,若干年后我也可以專門寫文一篇和大家講述這個享受的過程。
所以,換個角度看世界吧,堅持是必須的,但享受才是更重要的!
以后,我們可以對我們身邊的人這樣說:“享受這一切吧,享受才能勝利”!
從消極的角度看堅持就意味著是痛苦,但積極的人生告訴我們堅持是享受,享受才能勝利!
堅持就是勝利?不,是享受才能勝利!你和勝利只差一個態度!
一個找到新跑道的職場老司機
今天的分享希望對你有用,喜歡就點贊或者簡書信息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