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復活》,讀到法庭對馬斯洛娃判罪的內容,充滿了烏合之眾的描述以及反諷。
“其他人的意見似乎搖擺不定,可是,首席陪審員的意見開始占上風,特別是因為所有陪審員都累了,愿意附合那種能快一點統一看法、從而讓大家解脫出來的意見。”?
一個意見僅僅是因為陪審員累了,有一個人的聲音稍微大點和堅持,就可以引導在場人的思維。
“引證各種各樣的法律之后,念了二十頁毫無意義的拉丁文條例,最后建議法官們投骰子,看拋出的點子是雙數還是單數。如果是雙數原告有理,如果是單數被告有理。”一個判決無聊到法官需要擲骰子來決定如何判決,多么可笑和荒唐的事情。
更為荒唐的是最終的判決,陪審員們決定提交馬斯洛娃無罪的決定,但在表述時只表達了馬斯洛娃沒有參與偷竊卻忘了表達馬斯洛娃沒有害人之心的內容,最終使得法官認定馬斯洛娃在投毒事件上的罪責,被判流刑十多年。
終于讀到馬斯洛娃大聲喊著:“我沒有罪,我沒有罪呀。”看到這個文字,想起華老師飽含淚水表演吶喊的這個畫面,神奇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