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兩個小寶貝,大的女孩四歲多,小的男孩三歲多。在我看來,都是很聰明的小娃娃。
由于一些原因,還沒正式的上幼兒園,姐姐在小學里面的只有大小班的小班上學,弟弟還在家,打算暑假再上小班。
平常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著,當然爺爺奶奶肯定是時時捧在手心,很是寵愛。
在他們看來,如果別人家的小孩,會背幾首古詩,會做十以內的加減法……就會覺得非常棒,學習非常好,拿來跟自己家的來比較,說自己家的孩子什么也不會,我并這樣認為。
當然并不是說別的孩子會背古詩,會算術不好,而是古詩和算術在孩子以后的求學生涯中,他們終究會掌握這些知識。而孩子的良好習慣養成比得到好成績更重要。
所以在孩子的早期階段這些知識的學習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則會讓他們受益終生。
而他們的爺爺奶奶也并沒有意識到這些好習慣的重要性。
懂得禮貌待人
之前他們兩個,在別家的大人給他們一些零食的時候,他們只是順手接過來,然后沒有下文了。后來我告訴他們,當別人給你東西的時候,你要說謝謝。如果是親人,要叫出來應該叫什么。比如大伯給你東西的時候,你要說謝謝大伯。當然也不是一次兩次教一下告訴他們,他們就能記住的,而讓他們真正記著的關鍵是,要在一定的情境當中,讓他們去實施。當他們想不起來的時候,不會去說謝謝的時候,而我若在現場的話,我會去提醒他們,當如何說,更要讓他們經常去做。
即使不是別人給他們的東西的時候,告訴他們要說謝謝,當別人幫助自己的時候也要說謝謝!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好榜樣。
我有時候會故意讓他們幫我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在他們幫我完成之后我會說謝謝你!
學會獨立自主
即是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他們的爺爺奶奶在他們很小的時候經常會喂他們吃飯,但現在他們稍大,沒有必要再一口一口喂他們的時候,我告訴他們的爺爺奶奶不用再喂他們了,要讓他們自己吃飯,也是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可能一開始他們會吃不好,把飯撒的到處都是,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打掃飯粒很麻煩,而直接省去不讓他們自己吃,可這樣就剝奪了孩子動手學習的機會。
在我告訴了他們的爺爺奶奶不要繼續喂,再讓他們自己動手之后,現在已經稍好了很多,有時候他們會懶得動,讓爺爺奶奶喂飯,但現在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吃飯。
還有之前他們都是爺爺奶奶喂飯,吃過飯之后,當然飯碗也是爺爺奶奶收拾到廚房了。所以在讓他們學習自己吃飯之后,我也讓他們在吃過飯之后,自己把自己的飯碗放到廚房,而他們在由一開始的不習慣之后,慢慢也愿意自己去做了!
在孩子慢慢能夠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要放心讓他們去做,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又能省心不少,當然確實需要家長動手幫他們的時候,家長再去做也不遲!
培養個人生活衛生的習慣
對于小孩子來說,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典型特征。而隨之而來讓大人操心的便是孩子的衛生了,小孩子往往也經常不洗手就吃飯,這時就需要大人時時提醒了,再者家長也要教他們如何正確洗手,首先讓他們自己去做,之后家長檢查,若有沒有清洗干凈,家長再幫助他們!
還是那句話,平常他們的講究良好生活衛生的習慣,需要家長以身作則,為他們樹立榜樣,孩子也會被潛移默化地影響。也需要家長時時教導與提醒。
學會與人分享
我回家時看到兩個小孩子的狀態是,每個人若拿到一份零食的話,并不愿意給另一個分享,后來當我告訴他們要與姐姐與弟弟分享時,他們才愿意,并記著下次與對方分享。
學會與人分享,即是不自私,心里裝著別人,這樣的習慣對于他們未來的人際交往也是非常重要。
在我教導他們之后,讓我感動的就是,早上我起來晚了,他們提前吃過早飯了,然后他們的奶奶告訴我,還有個雞蛋是給我的,他倆說這個雞蛋是留給姑姑的。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雞蛋,但對于我來說,卻是我對他們教導的表現,是他們學會與人分享的表現。
孩子良好的習慣當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的,這當中少不了家長的耐心教導,身體力行,為孩子樹立榜樣!也需要家長常常去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時時提醒,這樣才能真正讓好習慣伴隨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受益無窮!
以上是我寒假在家時,與兩個小娃娃相處,并教導他們的感受與總結。當然,我是他們的姑姑了!O(∩_∩)O也是夠操心的了。
當看到他們的進步與成長的時候,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想讓他們在愛中成長,也想讓他們幼年的時候能夠養成受益一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