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時看到了這么一段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一扇只能由內而外打開的大門,無論是曉之以情也好,動之以理也罷,這扇門都只能由我們自己打開,外力無法效勞。
仔細品味這句話,感觸頗深,不知道在007相聚的我們是否會像我一樣在某個時間段經歷過焦慮這么一個階段。懷揣著渴望改變自己的心情,拜讀大咖的文章,時常“逼“著自己進步 ,那么現在要認真反思一下效果究竟如何呢?
一方面,現實的壓力看似很巨大,改變的決心也很強烈,但是具體到每天一點點的事務上面就會不由自主地放縱自己,懊悔——保持原狀——懊悔,這就像一個無限的循環一樣,將自己深深地困在這個漩渦之中,以至于忘記了本來出發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仔細回顧自己這半年來的成長歷程,也是有很多地方是可圈可點的,比如整個人變得更有耐心更加沉靜,想問題的角度更加全面,能幫助身邊的人解決一些問題,被人需要的感覺真好。
究其原因——為什么有很多方面自己沒有很大的改善呢?仔細思考了一番:一方面我們長這么大,接受過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遇到的人、經歷過的事情、身處的環境這些都在對我們產生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換句話說今天的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過去過往將近20年的種種積累對自己產生的影響,另外一方面很多時候自己并沒有強烈的意愿去做手頭的事情,更有甚者手頭正在做的事情會讓自己感覺到痛苦,也就是說心中的那扇由內而外打開的大門并沒有被打開。
當問題的本質想明白之后,下一步就想當然地要去解決的方法。過往不究,既然過去的經歷早就了今天的自己,本沒有理由去抱怨,那解決問題的鑰匙就在自身,不是要逼著自己改變而是要認真地去聽從內心的聲音,不求每天都能有很大的改變,只求每天隨從自己的內心做出的改變都是由內而外的心聲,畢竟我們出發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