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歲左右我們就慢慢學會如何表達,無論在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說話都是必不可少的,這個我們每天運用最多的功能,你真的知道如何將它運用的更好嗎?
當我問到這個問題,你可能會想:“說話還要想怎么運用的更好?說了這么多年了,肯定沒問題啊。” 那這就說不準了。
1
A是我們公司一位女同事,典型的北方人性格,說話比較直接,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平常負責公司的制度管理工作,有一次我們一位B男同事忘記關空調(diào)了,她發(fā)現(xiàn)后直接幫忙關了,然后當著很多同事的面,對B說:“我跟你說咯,這個空調(diào)走之前一定要記得關閉,如果你沒時間忘記,可以讓其他人幫忙關一下,如果沒有關,這邊我會直接懲罰10元,這次我就先幫你關了,下次記得。” 當時B就不太開心說:“我這個也是不小心忘記了,再說有時候忙起來確定沒注意,你就不能直接幫忙關下。”最后兩個人差點吵起來,事后跟B聊天了解到,其實就一件小事,沒必要當著大家的面這樣說吧,就不能換種方式嗎,私下跟我溝通怎么樣都行,當這么多人的面多尷尬,人也是要面子的,情商真低。
2
做服務行業(yè),很多公司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規(guī)定,特別是從個體店了走向品牌的階段,小穎是公司一位銷售員,有一次一位家長帶孩子前來參觀體驗,家長對服務、環(huán)境和專業(yè)性都還比較滿意,過程中有跟其他老會員聊天,了解到之前開業(yè)的價格跟現(xiàn)在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最后再跟小穎聊的時候就希望能夠按照開業(yè)的優(yōu)惠價格給到她,結(jié)果小穎一口回絕了:“不可以,哪個是開業(yè)的優(yōu)惠,早就沒有了,現(xiàn)在就是這個價格,少不了。” 這句話堵得家長什么話都沒事,嘔著氣就走了。
3
生活和工作當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多事情其實可以向著更好的 方向發(fā)展,只是因為自己習慣性的說話方式,雖然這樣的方式讓自己舒服,但是有很可能會傷到對方,讓對方不舒服,這也是很多人人際關系不好原因,都說說話要從人性出發(fā),不符合人性的說話方式,無疑是一把利劍,句句扎心,那么怎樣才能很好的學會說話和表達,讓自己得到理解,讓他人也感覺舒服呢?
4
“揣摩對方的心理”很重要
一般來說,人都容易不假思索地把腦海中的想法直接說出來,然而,這樣不僅常常事與愿違,而且很容易招致反感,請不要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就好比第一個例子A與B關于空調(diào)未關的對話,如果換成這樣說會不會有不同的效果呢。
A私下找到B,跟他說明現(xiàn)在公司制度懲罰抓的非常嚴格,特別是電器類的,都有哪些懲罰,然后在告知今天B忘記關空調(diào)了,再主管未發(fā)現(xiàn)的情況下,A主動幫B關了空調(diào),因為現(xiàn)在是A在管制度這方面,提醒下次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這個被罰了,不過下次會嚴格執(zhí)行到位了。
當B聽到A這樣為他考慮,相信內(nèi)心肯定是充滿了感激,而且下次一定會按時關,即使沒有及時關閉被罰,心里也是認同的,因為上次A已經(jīng)幫忙處理一次了,也提醒了,再出現(xiàn)就是自己的責任了。
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揣摩對方心里,然后根據(jù)情況用更好的方式達成共識,一舉多得,最近在看一本書《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里面就要很多說話技巧以及案例,看完很受用,大家可以去看看。
說話是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不要讓說話阻礙你前進,應該讓說話助力你更好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