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喜歡看童話,《格林童話》是首選,喜歡唯美的故事結局,總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我們很多人的愛情啟蒙教育應該是從那時開始的吧。
跟《格林童話》同樣享譽世界的還有《安徒生童話》,但不知為什么,小的時候就一直喜歡不起來,總是看著一篇故事,就實在看不下去了。當時歸結于書的質量不好,手感不好,所以不愿觸碰!
伴隨著《格林童話》里所描述的對生活美好的想象和對完美愛情結局愛情的憧憬,我們一天天長大。去尋找童話里的生活。
但是,找著找著,卻發現,沒事沒個愛情故事,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了一起,生活中也不是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讓你化險為夷。原來,“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再讀《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那個大雪滿天的大年夜,一個衣衫襤褸的赤腳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盡管極度寒冷與饑餓,但是她仍然不敢回到家里,因為她今天沒有掙到一分錢,回到家里,爸爸是不會饒恕她的。所以,她流浪在街頭。實在累了,冷了,餓了,停下來,她蜷縮在一座房子的墻外,一動不動,直至第二天清晨,人們發現小小的她被凍死在墻角里。
這是一個多么悲慘凄涼的故事啊!她在死之前,為什么沒有人發現她,她的爸爸為什么不找她?她的媽媽在哪里?為什么她不去求救于別人?她在死之前,都發生過什么?
我們看到的故事描述,是小女孩為了取暖,劃掉了懷里全部的火柴,她幻想過暖烘烘的火爐,幻想過香噴噴的烤鵝,幻想過美麗的圣誕樹,但是最終,她還是死去了,把自己幻化成一顆流星,跟隨最愛她的奶奶飛向了那個沒有痛苦沒有饑餓的世界!
至此,我理解了,為什么小時候,不喜歡看《安徒生童話》,因為不能接受生活里血淋淋的現實。不能理解為什么寒夜一個可憐的小女孩會凍死街頭而無人搭救,痛恨那個爆打女兒的父親!是嚴酷的現實和冷漠的人心殺死了那個可憐的女孩。
長大以后我們所經歷的生活,難道不是充斥著冰冷與欺騙?
所以,生活是由于人性的不完美才顯得更加的真實,只有《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相結合,才是活靈活現的生活,既唯美,又缺憾。所以,在面對任何苦難與挫折時,少一些抱怨,多一點勇敢,那本來就是生活原本的樣子。只是有時我們自己愿意自欺欺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