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和我聊起一位遠方親戚,年輕的時候吧,男人游手好閑,吊兒郎當,只想賺大錢,小錢不愿賺,可是又沒有等到賺大錢的機遇,靠著老父親的退休金,妻子吧,上個2000多的班,下班買買六合彩,或者搓下麻將,看著他們小日子不咸不淡,人到中年,卻還是負債,加上老父親多年前去世了,現如今,有時過年都沒錢,而他們的兒子只上完初中,就沒繼續讀書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工資剛好夠自己租房吃飯的開支,家里房子還是老房子,我媽有點擔憂,這他兒子以后結婚也是個問題啊?現在農村結婚少則十幾萬,多則二十幾萬,裝修房屋、購買家用電器、女方家下禮金、女方的三金、酒席等等。
我不知道他們的下一代是否會埋怨他們,但是當同齡人共享子孫天倫之樂時,而他們的兒子還未成家,還在為能不能多領點工資而放棄回家過年過節的假期,會不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努力一點,也許現在也兒孫滿堂了。
每個人有自己喜歡和習慣的生活方式,有著自己的理由,但是在安逸和努力之間,我選擇努力,因為我50多歲的母親和70多歲的公公都在四處打著零工,我身邊的朋友都在為了自己的理想奔波勞碌,我想好好努力,給予我愛的人一些東西。
我外公在我讀中專的時候去世的,對他了解不是很多,但知道他是一位德高望眾的老人,特別勤勞,白天當著鄉干部,晚上回家種菜,種橘子,每年橘子都成為一份不小的收入,退休后,居然又去承包桔園、菜園,每天踩著自行車,頂著烈日,所以外公家底子很好,家境不錯,都是一點一點拼出來的,他努力的樣子影響著他的子女,所以,到現在他的子女,哪怕到孫輩,用通俗話講,都混的很好,小姨和我說:“你看看你外公外婆的姊妹,就你外婆過得好,過年過節,兒孫滿堂,為什么呀,因為你外公勤勞,你看看其他人,為什么過得不好,因為他們的老公個個好逸惡勞”。
雖然說,父母努力的家業終究是他們自己的,我們不能窺視,或者據為己有,可是,在現實面前,在巨大的生存壓力面前,有點家底,或者父母不成為子女的負擔,將為現代年輕人減輕了多少鴨梨。
下面這個故事是聽來的,這位姐本來是一位小白領,后來丈夫的工作得到提升,她索性做起了全職太太,那年她快40了,每天逛完菜市場就是麻將館,要不刷刷劇,看看八卦,聊聊家長里短,一段時間后,她很認真的對她兒子說:“媽媽現在是全職太太啦,以后就全指望你了,等你讓媽媽過上更好的日子。”
他的兒子在日記中寫到:“我希望媽媽像之前上班一樣注重一下打扮,化化妝,我也希望媽媽去學點什么一技之長,我更希望媽媽能成為我的榜樣。”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小孩是怎樣看待自己父母對自己的影響的,但是我小孩是這樣說的:“媽媽,你有工作真好,媽媽,你能賺錢真好”。
:“媽媽,你又去學做這么多的菜,土豆排骨、牛肉都好好吃”。
:“媽媽,你在練車的時候要記得早點拐彎,我那天坐后面看你開得不是很好呢”。
:“媽媽,你在看淘寶啊,我和你一起選咯,嗯,這裙子好看,聽我的,沒錯”。
我平時的工作接觸很多的小孩,每次家長會的時候,總會聽到一些學生給家里打電話:“媽媽,你要穿漂亮一點呀”。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小朋友之間聊天,甚至會互相說起我爸爸媽媽是做什么的,我爸爸媽媽會做什么什么,他們之間會有比較、有崇拜、有敬佩。
微博上有一句話我一直記得:十年前,別人會根據你父母的收入來看待你,十年后,別人會根據你的收入來看待你的孩子。
最近熱播劇里的曲筱綃,一個富二代,可是她卻那么努力,大過年的去國外拜訪客戶,五一小長假也不休息,雖說歌真戲假,但現實生活中肯定是有這樣的人存在的,說明一個問題: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又有什么理由選擇安逸呢!
年輕不代表著可以無所事事的享受生活,因為年輕,可以選擇的機會更多,年輕應該是迎難而上,而不是知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