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健《單方應用大全》單方一味氣死名醫
臭梧桐
【基原】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ClerodendrontrichotomumThunb.的嫩枝及葉。
【異名】海州常山,秋葉,泡花桐,楸葉常山,矮桐子等。
【性味】苦,甘,涼。
【歸經】入肝,脾經。
【功用主治】祛風濕,降血壓。主治風濕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壓病,偏頭痛,瘧疾,痢疾,痔瘡,癰疽瘡疥等。
【臨床應用】
高血壓
(1)患者,男,37歲。1955年12月22日轉入本專科門診。主訴為頭痛,頸項牽張1年余,在多看報紙時,更為嚴重。多行動則覺氣急,雖經多方治療未見功效(處方不詳),其主要體征為:心濁音區略擴大,I級收縮期雜音,A2>P2,X線胸透為左心室較隆突,主動脈突出,尿常規檢查為蛋白微量,高倍鏡能見到紅細胞1個,眼底變化為Ⅲ度高血壓眼底,其血壓為23.2/15.2kPa (175/115mmHg),經給予臭梧桐片劑,每天10克,至第5周,血壓降為19.5/12.5kPa(145/105mmHg),仍繼續予以治療,觀察至今血壓在14.7-16.0/10.7-9.3kPa (115-120/85-70mmHg)之間,余癥均全部消失。〔丁濟民,等.上海中醫藥雜.1957;(3):10.〕
(2)華某某,男,51歲,職員。1956年4月19日因高血壓病入院,患者經常頭痛頭脹,已1年余,休息至今,仍未見改善,入院時血壓為27.7/14.1kPa(205/105mmHg),主要體征為主動脈第二心音亢進,X線攝片為主動脈弓及右心室稍擴大,眼底檢查為I°高血壓病眼底。安米妥降壓試驗為22.4-13.6/12.0-9.0kPa (170-110/90-65mmHg),尿常規陰性,尿濃縮試驗為1.027,齊姆斯基試驗尿量為1695毫升(日)/ 670毫升(夜);尿素廊清試驗之最大清除值為77.61%。酚紅排泄試驗(靜脈法)為87%,化驗除血清膽固醇較高為6.73mmol/L外,其他無異常。住院后,開始給予臭梧桐片劑治療,每天4次,每次2克。血壓逐漸下降,至5月5日血壓為18.7/13.1kPa (140/100mmHg),遂即出院。出院以后工作,血壓又復上升至22.7/14.9kPa (170/110mmHg),繼續服用臭梧桐片至7月24日,血壓已接近正常,眼底復查較前已顯著改善,其視網膜全部血管痙攣亦改善至局限性部分小血管收縮。〔丁濟民,等.上海中醫藥雜志.195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