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同事,女的。
原本就住在不錯的社區,對應的學區房也不錯。
但是她還是一直希望住大房子。
幾年前,她們兩口子賣了原來的房子,在郊區買了一個別墅。
雖然,她上班要比過去多花半個小時。
雖然,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她們后來不得不又在城里買個小房子。
她還是很快樂,因為住上了夢寐以求的大房子。
后來,她又生了一對雙胞胎。
偶爾她在朋友圈里曬一下房子和孩子,都讓人忍不住點贊。
她的大房子我去過,樓上樓下,寬敞明亮,確實讓人喜歡。
她在公司里是個基層管理人員,雖說上升機會不多,但也過得風平浪靜。
她老公在投資公司,事業風生水起:年底幾十萬的獎金,新年開始負責幾十億的項目。
一切都很完美。
直到……
上上周,她老公因為劇烈咳嗽,去醫院檢查,當時就被確診為肺癌晚期。
很晚的那種晚期——
腫瘤醫院的外科大夫直接說不能手術,讓轉到內科。
初春的陽光很好。陽光下,一切都欣欣向榮。
她和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邊說邊哭,她掩面哭泣,可是掩不住滿腔的悔意。
“他過去兩年總感冒,我還埋怨他自己不注意,怕他傳染給孩子們……”
“去年體檢,肺部照出來了陰影,可是,他沒當回事,他怎們就能沒當回事呢……?”
“我一想到今后,我要自己帶三個孩子,我就覺得渾身冰涼……”
“他不抽煙不喝酒,人又特別好,對誰都愿意幫助,怎么就攤到他身上了……?”
……
我聽著,陪著掉淚,偶爾表示一下自己的想法。
但是我知道,我實在幫不上什么。
2.
羅文,香港歌手,肝癌,卒年57歲。
梅艷芳,香港歌手,宮頸癌,卒年40歲。
傅彪,內地演員,肝癌,卒年42歲。
姚貝娜,內地歌手,乳腺癌,卒年34歲。
……
這些只是我知道的因為癌癥離世的公眾人物,我相信有更多的我不知道不關注的公眾人物,也是因為癌癥離世的。
當然,因為癌癥離世的普羅大眾甲乙丙丁就更是多不勝數,只能集合起來,用數字來描述。
“2015年,中國預計有429.2萬例新發腫瘤病例和281.4萬例死亡病例,相當于每天12000人新患癌癥、7500人死于癌癥。”
3.
前幾天,聽說自媒體女王,咪蒙,罹患了宮頸癌。
慎重起見,還是先百度了一下,避免是謠傳或者某些居心叵測的人的惡意中傷——咪蒙的嘴,有人愛有人恨。
查了一下,是宮頸癌前病變。還不算宮頸癌,幸好!
“宮頸癌前病變不可怕,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甚至可以達到100%。……宮頸癌前病變及時檢測診斷,施以合理治療,就能達到預防子宮頸癌的目的。”
據說咪蒙是個工作狂,很能熬夜。
她嬉笑怒罵就能變現,前途一片大好,但是身體是本錢,必須得注意了。
4.
前幾天,同學在群里問我,怎么做到戒煙的。
我說:我媽查出來結腸癌伴肝轉移(晚期)之后,我就不抽了。據說結腸癌會家族遺傳。我不希望今后承受手術的痛苦、化療的痛苦、等待死亡降臨的恐懼,也不希望拖累我的兒子。
另外,這期間,有那么一兩次,酒后忍不住抽了兩只煙,但是第二天醒來,嗓子疼,各種不舒服,所以覺得吸煙帶來的片刻放松代價太大。
同學表示戒煙很難,真的很難。
我又加了一句:想想看吧,如果真的因為絕癥撒手人寰,英年早逝,你的房子讓別人住了,老婆讓別人睡了,孩子跟別人姓了……
另外一個煙民同學(事業有成準財務自由)后來說,我說的對。他要馬上開始行動。
5.
上文提到的那些藝人除了知名、有眾多粉絲等共同點,生前還都非常忙。
這些人的時間都不是自己的(論有個好助理的重要性)。
其實,他們的身體又何嘗是自己的?怎么就能那么不在乎?
上有老下有小。
你健康的活著,經濟上扶老攜幼,精神上讓老人得享天倫之樂,孩子有健全人格。
癌癥找上誰,算是誰倒霉,但是它不是無故找上誰的。
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平時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花點時間鍛煉,戒除不良嗜好……這些至少會降低患癌的風險。
尤其是體檢呈現出某種跡象的時候,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時去復查。
我同事的老公,如果去年體檢后及時復查,可能就不至于因為太晚無法手術,生存的概率可能會增加。
而姚貝娜,一開始診治的情況還比較樂觀,但是后來又“太拼了”,以至于惡化而無法挽回。
……
最后再說一遍,你的身體不是你自己的,你憑什么不在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