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五四青年節,bilibili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后浪》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不得不說,何冰老師太有國家一級演員的范兒了,感染力十足。
可以看出,整個演講的文案,都是經過字斟句酌、反復推敲的。
長江后浪推前浪,以何冰老師為代表的父輩,正在看著年輕的一代、鼓勵年輕的一代、相信年輕的一代。
這就是整個視頻的主旨。
但是……
關于這個演講,我還有幾個不一樣的思考。
首先,關于選擇。
整體來看,歷史總是趨于進步的。
演講中何冰老師說道:“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比上一代人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每個時代的年輕人,也都有屬于自己的使命。
說羨慕,好像沒有什么必要。
再者,年輕就意味著擁有更多的選擇嗎?
未必如此。
只有強者,才有選擇的權利。越強的人,擁有越多的選擇。
選擇是需要實力作底氣的,你看到的每一個表面光鮮亮麗的年輕人背后,都有著不同于尋常年輕人的努力、沉著、堅韌。
即使是在1.3億年輕人聚集的b站,絕大多數人,也只是觀眾。
其次,說說熱愛。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這是多么理想的一句話。
但現在的年輕人,真的以此為信條在活著嗎?
現在的年輕人,一邊調侃自己的佛系,一邊為了生活疲于奔命。
每一代人,對于自己所處的時代,都會感嘆“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種平衡,我們沒有那么熱愛生活,也沒有那么憎恨生活。
“我所生活的,才是我的生活。”
最后,說說迷茫。
“因為你們,小說、電影、音樂中表現的青春,不再是憂傷、迷茫,而是善良、勇敢 、無私、無所畏懼,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如果一個年輕人不感到迷茫,要么是因為他年紀輕輕就站在了某一領域的頂尖位置,要么是因為他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并且絲毫不想了解這個世界。
20歲出頭的年紀,因為知識、見識、閱歷有限,難免看不清這個世界,看不清自己未來的方向。
迷茫,是年輕人的該有的狀態。
因為感到迷茫,所以要去探索未知;因為感到迷茫,所以勇于冒險一搏;因為感到迷茫,所以有超越前人的無限可能。
這就像在游戲里打怪,因為不知道怪物有多大的實力,也不知道打倒怪物后能掉落什么寶物,所以我們熱衷于殺死一個又一個怪物。
如果對什么都了如指掌,這個游戲還有什么意思呢?
以上,些許思考,與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