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追尋幸福,生活中別無其他目標,無論是通過放縱還是禁欲,自私還是犧牲,幸福都是永恒的追求。
幸福是人生中唯一的目標。
那你知道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人們經過的三種階段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
第一階段: 不知因果
這是最低的理性形式,但它看起來更像是一種非理性的狀態。此時的人還不明白生命是一場有先后順序的漸進過程。今天的果是因為昨天種下的"因"-先因后果。
人人追求幸福,希望現在獲得幸福,然而我們往往卻缺乏耐心,也不明白自律帶來美妙的獎賞。
想到今天刷屏的童娃模特,親生父母為了拿小模特的出場費,可以給孩子400元一瓶的成長抑制劑,有的家長甚至把它給孩子當飯吃。因為在童模行業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孩子在3-6歲左右,身高130以下是最搶手的,超過130cm,就意味著單子越來越少,直到無單可接,結束童模生涯。
有的童模年薪80-100萬,父母短短幾年,可以買一套大別墅。但爸媽知道這個結果的因是什么嗎?犧牲孩子寶貴的童年,極速走進成人世界,可想而知對孩子的后果。
第二階段:美德時期
這時,我們已經初識因果的法則,明白放縱后會頭痛,放肆狂歡的結果是過于飽和,懂得對錯有別。事實上這意味著我們成長為具備辨別的能力-從錯誤中明白什么是正確的。
如果我們擁有了這種能力,則會同意規定有嚴厲處罰的禁令。看見罪惡的事,將其消滅,了解什么是最好的。
第三階段的人,每天在斗爭中生活。
與世界的不公斗爭,與內心的惡魔交戰。他將絕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抵擋誘惑"。他的大部分生活是消極,而非積極的。他認為克制是每個人的職責。
有時候三個階段或多或少有所重疊,可能今天處于第一階段,明天將處于第二階段。第一,第二的階段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真正第三階段的人相信神明。他的神即是最好的自己,惡魔即是最壞的自己。
那我們所說的智者呢?
她是哪一階段?她是超出這三階段的人。
因為智者相信所有人-不論好壞,無論強弱。他認為白天和夜晚一樣美好。萬事萬物都是整體的一部分。我們與鳥兒,動物,樹木和諧共處。生命無所不在,甚至在巖石中也有生命。
正如,格蘭特艾倫曾說過:"小小一平方英尺的草地上有至少兩百種不同的生命形式。"生命無處不在,合為一體,我們只是其中的幾顆微粒。"
生命是美好的。每一條真理都是一種悖論,每一個堅強的人都為自己的崩潰尋找證據,所有的真理只有一半是真實的-真理永遠存在矛盾之處 意識到這些的智者不再吹毛求疵。他們知道你無法向任何人解釋什么-如果對方不明白這一點,無論你如何極力想讓他明白,最終只是徒勞一場。
了解到這些,智慧之人便不再指責。或許會憐憫,但他不會懲罰,因為他知道在因果的法則下,正義得以伸張。他在生活中處處原諒,時時憐憫,撒播無窮的關愛,因此力量之源也永不枯竭。
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處停泊的港灣,然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浩瀚的海洋。"揚帆起航"的命令也只有第三階段的人才聽得到。
如果你讀了上面這么多,還覺得感受不到幸福怎么辦?
那么,行動起來,去大自然中療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