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這個話題是因為昨日一同事談起自己剛升入重點高中的兒子上晚自習的事。是否讓剛踏入高中大門的孩子參加學校即將開放的晚自習,將成為他與孩子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因為學校對于晚自習有特別的要求分別是:1.晚自習期間不可以玩手機。2.晚自習期間不可以聊天。3.晚自習期間不可以與同學間討論習題。4.晚自習不可以曠課,并且一旦曠課,將記入學生檔案。
帶著疑問向她了解到,晚自習只有老師值班,沒有老師輔導。因為曠課將被記入孩子的檔案,所以孩子猶豫后,決定不參加晚自習。因為怕孩子學習受影響,所以她希望孩子正確對待上不上晚自習這件事。但是此事,不在于孩子是否愿意正確對待,而是需要理解的是對于學校這個晚自習要求是否合理的問題。
對于學校的這個晚自習要求是否存在問題呢?
第一,晚自習期間不可以玩手機,不可以聊天。玩手機與聊天會讓孩子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事情上,也違背了最初晚自習目的,這固然是對的。
第二,晚自習期間不能可以與同學間討論習題。對于在晚自習期間,遇到的難題,總是希望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相關的解題思路,便更容易吸收。不同的學生,總會存在理解力強弱的區(qū)別。既然晚上在學校自習了,如果問與答的雙方彼此愿意,那就完全可以討論習題,為什么不可以呢?
第三,晚自不可以曠課,曠課當然是不對的,原本上晚自習的目的就是能讓孩子把晚自習作為學習的習慣,三年的高中學習中做到自律,可以更順利地走上未來的康莊大道。但是,重點是一旦曠課,將被記入學生檔案。
以這樣的方式來給孩子震懾力,真的好嗎?
對于這點,用《心理學與生活》一書中寫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來作對應分析:
戰(zhàn)國時期,有個名叫張丑的人,在燕國做了好多年的人質。后來,燕國國王覺得張丑這個人質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就決定殺掉張丑。張丑聽說燕王要殺死自己,非常害怕,就趁機逃出了燕國的國都。
燕王聽說張丑逃跑了,非常生氣,便馬上派人去追趕張丑。
話說張丑一路上又饑又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逃到了燕國邊界。然而不幸的是,燕國邊界的官員還是發(fā)現(xiàn)了張丑,并把張丑抓了起來,決定把張丑獻給燕王。張丑一見這架勢,感覺情況不妙,略加思忖,計上心來,就對邊界巡官偷偷地說:“你知道為什么燕王要抓我嗎?孩子曠課將被記入檔案,這會真的嗎那是因為有人向燕王進言說我有很多珠寶。事實上,我的那些珠寶已經沒有了,但是燕王就是不相信我的話。現(xiàn)在,如果你把我送給燕王的話,我就會說我已經把這些珠寶都送給你了。到時候,燕王肯定就會找你要這些珠寶,遭殃的就是你了。你自己就掂量著辦吧!燕王的殘忍你也是知道的,到時候不把你打個皮開肉綻是絕對不會放過你的。”邊界巡官一聽張丑這么說,臉都嚇白了,當時就把張丑給放了。張丑就這樣逃過了燕兵的圍追堵截。
在這個小故事里,張丑巧妙地利用了“驚嚇效應”,借助極言危害來恐嚇巡官,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為自己逃跑贏得了機會。
學校使用曠課將記入學生檔案,似乎也存在了“驚嚇效應”,他們希望以記入檔案,給到孩子強烈的自律的意識。也就是如果因為曠課而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污點,那未來的國考,未來的就業(yè)都可能因此受影響,他們不得不要求自己做到不曠課來避免未來悲劇的發(fā)生。所以從這方面分析來說,這個要求是合理的。
反過來,如果學校不是上面這種意圖,而可能是為了減少晚自習學生的人數,而用這種方式制造學生與家長對晚自習的恐慌,使恐慌演變?yōu)樗麄兎艞夁x擇晚自習,那么這肯定是不合理的。試想這種可能性似乎很小。作為學校,開設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啊。
所以如何正確理解學校的這一要求,作為家長,應該主動向學校向老師了解學校真正的意圖。不可盲目地去理解曠課真的會被記入孩子檔案而選擇放棄晚自習。畢竟,在群體的學習環(huán)境下,才能讓孩子有更強的學習主動性。
孩子在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下,才能更好的成長,所以慎重對待每一次的選擇是他們與家長都將面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