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2014年以工程師身份踏入互聯網行業以來,無論是平時和一線研發工程師交流抑或是面試應聘者,經常遇到工程師或者設計師朋友想轉行做產品經理的情況;碰巧此時現在已接近2015年底,再過兩個月便是我從一名Android研發工程師轉為一名移動產品經理年滿一年的日子,遂決定在這個時刻寫下這個系列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一名90后工程師轉為移動產品經理這一年中的所思所想。
本系列文章大概分為四個模塊:1.轉變(態度);2.技能點(知識);3.和工程師一起前進(溝通);4.構建一款app的基本要素(經驗);
認清自己
從工程師到產品經理不是簡單的技能點的切換,更是態度、思維模式甚至是性格的改變。如果你已經計劃好要邁出從工程師到產品經理這一步,請先認清自己。認清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拿出一張A4紙,寫下加個圍繞著WHY、WHAT、HOW、WHEN、WHERE寫下幾個問題然后一一給出回答。
比如圍繞著WHY:
- 為什么我不做工程師了
- 為什么選擇是產品經理
- 為什么我可以做好產品經理
圍繞著WHAT:
- 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是什么
- 我的優勢是什么
- 我的劣勢是什么
- 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 在擔任產品經理工作中我可能遇到哪些問題
圍繞著HOW:
- 如何作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
- 如何適應產品經理的社交圈子
- 如何適應多部門間的溝通
圍繞著WHEN:
- 何時轉崗
- 何時開始學習相關技能
圍繞著WHERE:
- 去哪個公司
- 初創團隊
- 大公司
在紙上通過書寫方式回答以上問題,再看看自己的答案再考慮是否應該邁出這一步。如何這些問題中大部分都能得到正面且肯定的回答那請放心大膽的邁出這一步。
工程師眼里的產品經理
作為工程師每天都會和產品經理一起工作(有些公司沒有產品經理崗位,其實BOSS就是產品經理),所以對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或多或少會有了解比如:
- 貢獻奇思妙想、畫原型
- 經常組織開會、寫需求文檔、制定規范
- 制定運營方案
- 產品經理制定deadline
- 產品經理負責提出宏偉藍圖(空洞的)
- 產品經理和客戶對接
或者作為一個每天辛苦Coding的研發工程師你眼中的產品經理更可能是這樣的——每天的日常是問進度,等開發的差不多了又跑過來改需求,偶爾畫原型、寫文檔,經常拍腦門,大部分時間都在喝茶看新聞或者京東、淘寶;大部分工程師眼里,產品經理是個平時不怎么干活又總來找麻煩的死對頭。
這里再問句,身為工程師的你印象中的產品經理是這樣的那為什么要去做產品經理?技術提升遇到瓶頸了么?想要一份按時下班的安逸工作么?還是對好產品的不懈追求?
作為一個PM者說
產品經理并不是項目經理并不是直接干預開發的時間節點,同時開發周期并不是產品經理確定而是工程師自己預估,產品經理負責衡量模塊的優先級。當然作為一個有研發背景的產品經理可以對工程師的預估時間做出更準確的判斷,比如當時間明顯超出或者短于既往經驗值時,可以考慮同工程師進行溝通以判斷是否是需求不明導致的預估錯誤。
協調資源完成當前最重要的改變是產品經理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產品經理要根據運營數據以及用戶反饋等渠道及時調整戰略以保證當前資源都用在最核心的部分上。在這一點上作為一個有研發背景的產品經理在工作初期可能會走入一個誤區——認為開發難度最大的部分需要調配大量資源。實際上對現有業務影響最大的并不一定是開發難度最大的部分,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在調配資源時一定要清醒的看到當前最核心的改變是什么而不是最大的技術障礙是什么。
在一個團隊中任何人都可以貢獻好的點子,然而很多點子都是初看光鮮實則經不起仔細推敲的,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想出好點子并不是對項目的主要貢獻。能夠敏感的捕獲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以及用縝密的邏輯對這個方案進行評估是產品經理的重要工作。能將天馬星空的想象落實到具體的功能模塊設計好相關細節才是能力的體現。
關于原型、文檔,我想說的是“原型”和“文檔”的作用是負責更清晰的表達需求;制作“原型”以及書寫“文檔”的過程也是推敲產品可行性的過程,它們可以幫助這個“決定”或者是“特性”更加合理和健壯。“原型”和“文檔”本質上只是產品經理的工具,而重要是要按照制定的計劃跟蹤整個周期,確保團隊每天都在按照既定的計劃向前推進。
“產品經理似乎不怎么干活”這個看法我在做工程師的時候也有同感,當我實際從事產品工作后我漸漸明白了導致這種看法的原因——產品經理的職責貫穿整個項目周期,需要協調組織團隊中的各個部分,導致產品經理在團隊中并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精力會分配到很多部分所以在每個部分的存在感就相對較低;同時,產品經理在關注自家產品軌跡的時候也在時刻關注行業動態以及競品的動作,在外人看來這就是個“不怎么干活”、“總看新聞”的人;至于上班時間京東、淘寶,可能是換換腦子或者買辦公用品,如果經常這樣那是工作不飽和。
這是關于“轉變”這個話題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我從事產品工作后對“大家眼中的產品經理”給出的一些解釋,希望能給準備轉型做PM的工程師或者初入產品工作的朋友一些幫助;文中如有某些錯誤觀點希望各位及時指出。最后,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