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收到鄭總一個段子,段子的原文如下。(btw:自從八項規定之后,鄭總只能靠走走路鍛煉身體、發發段子悅人悅己了,以前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只能能退休以后享受了。)
《什么叫制度之戒煙版》某人欲戒煙,與其妻約法三章:“我欲戒煙,你要督察我,我抽一根,你就不讓我上床睡。” ?半月后,其妻曰:“你這不是戒煙,是要戒我呀!重新定制度:你抽一根,我就要一次。” 該制度無比有效!不到一周,該男子一看見煙,腿就發抖,戒了,這次真戒了!
《什么叫制度之晚歸版》二嫂欲改二哥晚歸習慣,跟二哥訂制度:晚上11點不回家就鎖門! 第一周很奏效,第二周二哥毛病又犯了,二嫂果斷執行制度,把門鎖了。結果二哥干脆不回家了。 二嫂很郁悶,難道制度訂錯了嗎? 后來經過深思,修改制度:晚11點不回家,我就開著家門睡覺! 二哥大驚,從此11點之前準時回家。
由這個段子得出的結論是制度遵守不在于強制,而在于是否關系到核心利益!記得有個降落傘廠家的質量總是達不到100%,銷量也上不去。于是董事會調整制度,所有傘的實驗由總經理親自跳傘做檢驗,結果不出半年正品率達到100%,產品大賣。類似的規定還有礦井的安全,只要規定每天都有核心班子成員在礦井下作業,安全保障工作基本沒問題。
最有名的關于制度的故事是分粥的故事,無論是輪流坐莊式還是選出道德模范來分粥,都做不到公平公正。最后的制度是誰分粥,誰最后吃,解決了這個千古難題。
好制度能規避人的劣根性,壞的制度能誘發人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