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什么?未來在哪里?未來是什么模樣?未來是你期許的,還是和你內心憧憬的完全不一樣?
對于未來,真的是一個哲學方面最形而上的問題?絕對的意識流。
未來和死亡一樣。另外一個世界,處于你臨近卻無法走到的另一端。我們都在內心中相信存在,卻從來沒有人去過。因為,那個路沒有返程,沒有回頭,沒有彎道。
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有一個依靠自己想象構建的未來。雖然沒有達到,或者我們和未來之間,永遠只有一步之遙,卻永遠沒有辦法和途徑能夠直通未來,讓未來親歷身側。
未來存在我們想象中。是我們意想的女人。曼妙美麗,輕紗遮面中有著蒙娜麗莎最完美的微笑,透過鋪滿錦簇的鮮花之路,向你走來,你張開胸懷去迎接,想把最溫暖最寬闊的擁抱奉獻。但是,距離僅僅咫尺,卻怎么也走不到你的身邊。
未來是夢境。魔幻的現實主義構建的夢境。我們用曾經的經驗汗水成績輝煌還有挫折追求等等,混合成為我們的未來。為了未來,我們不斷的造夢,追夢。有時我們認為未來是盈手而握,有時又感覺未來是那么的遙不可及。
有時,未來的存在,就是為了折磨我們,我們今天的磨難,帶著今天的桎梏,逐夢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未來的輕盈。能夠讓我們看到未來的一抹曙光。為了奔向未來,我們飛蛾撲火,迎著亮光和熱量,用我們有限卻無窮的生命力,如同夸父追日,直至力竭而亡。
多少成功學,把未來描繪宏偉壯闊。慷慨激昂的語言規劃,似乎未來,近在眼前。等著你乘風破浪馳往彼岸。在未來面前,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在人生大道上,要敢想敢做,夢想不怕大不怕你想,怕的是你不敢想。于是,鼓足勇氣,周而復始在奔向未來的道路上。
事實上,人不可以沒有對未來的憧憬,但也不該把所有的賭注放在對未來的期冀中。或者,未來就是用來憧憬,而當下,才是我們要去把握住的。
不要因為未來的夢想,而忽視當下。放棄當下,等待未來的夢如期而至是荒誕的思想。
有一句登山愛好者的名言,為什么喜歡登山?因為山在那兒。簡單的邏輯,表達對于山的魅力向往和追求。因為追求,便開始征服的行動。
未來也是這樣,為什么我們對于未來總是充滿幻想和期冀。因為未來在那兒。但是,未來卻要我們走過去。
山的巍峨雄偉,陡峭險峻。只有走過去,征服它,才能真切感受到征服的快感和如期而至的達到夢想目的地。未來是用于感受的。未來的質感只有活在當下,耕耘當下的人,才能感受到。
如果不走近,憧憬便會變成幻想。白日夢是會醒的。十八年的黃梁一夢,恍然隔世,卻終歸無法把夢境變為現實。
因此。未來應該是需要奔赴,需要行動的。
奔赴未來的臺階和道路。用是用“當下”堆砌鋪就。所有“當下”必須是務實,才能穩固,才能把未來鋪就更遠更平坦更牢固。
我們真的看不到未來。有一個悲觀的警句“你永遠不知道,未來和不幸,究竟哪個先到。”真切而現實的告訴我們,要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充實當下。用今天的積累,達到未來。而不是跨越今天,一蹴而就到達未來。
昨天已經翻片,沒有人能去改寫。孫悟空在閻羅殿中改寫的生死簿,沒有讓今天的猴兒們萬壽無疆。那些只是神話,昨天只是歷史。鮮活、實在。無論快樂還是悲痛,可以感動昨天的付出,總是無法涂改修飾。
只有當下,腳踏實地。可以用行動去把握,用努力去改寫,用積累去豐富。既寫既得,你的付出,立刻顯像。
別去跳越當下,直抵未來。那條路無法行通。當握不住當下的時候,你的未來會慘淡無光,黯無天日。
未來在那,我們走過去。經過當下,才會精彩絕倫。未來,等著呢?我在當下向你走去。
20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