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北京鳳凰嶺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周末。從山上下來,回到凡塵俗世,看到熟悉的一切,忽然覺得這兩天像是活在另一個世界,一個充滿清凈的快樂、自在安詳的世外桃源。
鳳凰嶺之所以這些年吸引源源不斷地游人前來,尤其是北京許多著名高等學府的“三高”人才——高知識 高智商 高學歷,是因為這里有一座莊嚴智慧的道場,龍泉寺。
我跟龍泉寺的因緣由來已久,早在它還是一個青磚古橋碎瓦的小廟時,我就曾幾次前來。那時并不知 它未來會有如此大的蛻變。當時只覺得,這座小廟很安靜,爬鳳凰嶺路過,總喜歡那棵古老的銀杏樹下靜坐一會兒。
后來,某年某月,因緣巧合得知有一個叫做“賢二機器僧”的公眾號,據說那個小賢二居然會跟人聊天,不僅能開解你的煩惱,把你逗得一樂一樂的,而且能把佛法說的頭頭是道。
當我關注了那個公眾號,才知道原來這竟然是龍泉寺開發的“網紅”品牌。
再后來,聽說北京有很多北大清華北航的博士,都跑到龍泉寺出家當了和尚。這么高逼格的寺廟還是第一次聽說,于是對龍泉寺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好奇。
幾次上龍泉,一個強烈的印象就是,這個寺廟很少有燒高香的香客,反倒是有成群結隊的義工,他們穿著顯眼的小黃背心,總是在路口指引路人,或是在齋堂布施齋飯,或是在河邊洗刷信眾食用過的碗筷,或是在銀杏樹下的咨詢點向路過的人提供各種義工服務。
而且,在寺院里偶然遇到的僧人,都儀表恭敬虔誠,舉止端正,感覺跟在其他一些地方寺院里看到的景象不太一樣。
想要走進龍泉的愿望,在我心里埋下了一個小小的種子。
有時你會感覺,你跟一個地方的因緣,總是有許許多多微小的緣一點一滴聚合而成,最終會合成一個大因緣。
在與龍泉寺有了多不經意的接觸之后,終于這個周末,我又在陰差陽錯的機緣巧合之下,報名了龍泉寺的周末心旅(原名“周末心義工” )活動。
其實一開始,是想到寺里做義工的。但是來了龍泉寺才發現,這里的義工比需要義工干的活兒還要多……所以我們來了之后,像客人一樣得到義工們無微不至的周到的接待。
周末心旅,與其說是一個義工活動,不如說是一個接觸佛學+放松身心的體驗活動。
活動的內容超級豐富:(接下來是多圖流水賬~ ~ ~)
第一天上來就先參觀了賢二動漫制作中心,看了好幾種不同風格的賢二動畫片,還跟第二代的賢二機器人聊天(據說楊瀾前陣子剛剛采訪過他)。
賢二的師父 學誠大和尚,時不常還會帶著小賢二參加各種佛學研討會~拉風吧 哈哈~
對著它的光頭說話,它就能回答各種問題,可聰明了!
賢二動漫中心從2011年成立以來,出品來一部又一部動畫片,有粘土動畫、3D flash動畫,等等。
賢二動畫片的背后,是1000多位師父和義工們的心血,給賢二和他的小伙伴們配音的都義工們的孩子。
此外,龍泉寺還開發了許多賢二的周邊產品。
到齋堂用完午飯,師兄們帶我們去寮房午休。下午的活動首先是觀看一個關于龍泉寺的小短片,然后是跟法師面對面的圓桌對話。
看片子的時候,許多人都被感動了。之前并不知道,原來龍泉寺是從2004年才開始在學誠法師的發心下始建的,從一個只有八間房的小破廟,僅用10年時間就發展成一個如此大規模的正信道場,從只有八個人的僧團發展到1700人的僧團。
這其間種種艱辛,全靠每一位僧人信眾義工們一點一滴 用手用腳用自己的勞力——開山挖路 修水渠 設計圖紙 建筑搬磚……終于把寺院建設成今天這個模樣。師父們在化糞池中啃西瓜的照片,讓大家感慨不已。
如今,每天每周都有無數的信眾和義工前來修習佛法,找尋內心的清凈和人生的大智慧。龍泉寺在短短10年之內有如此大的飛躍和發展,并成為中國漢傳佛教的一個核心,實在不能不令人贊嘆。
究其原因,首先一個是學誠法師的發心。他讓我感悟到發心對于做成一件事情真的非常重要,而且這種發心必須是基于清醒的認識到這件事對于社會和大眾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出于一己私欲。
其二,發心之后還要有能力廣結一切善緣,動員所有能夠動員的人一起發心來完成這件事情。很多人說信仰的力量強大,其實我覺得,龍泉寺建設的過程跟咱們黨當年干革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圓桌對話接待我們的是賢函法師,法師出家前是一位心理醫生。他跟我們講了他出家的經歷,還跟我們分享了許多佛法的大智慧小道理。大家聽得津津有味,許多人雖然第一次接觸佛法,但是很快就感受到佛教給心靈帶來的啟迪與對治煩惱的妙處,大家爭著提問,超時了還不讓法師走。
我最記得法師說的一句話,他說,人的一生歸結起來不過八個字:生存 生活 生命 生死。
一般人當你處在前兩個階段的時候,往往無暇去思考后兩個階段的事情。但另一部分人,包括出家人,思考的和正在做的就是后兩個階段的事。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夕陽西下的鳳凰嶺有一種異樣的美。晚霞映照著寺院的屋宇,神圣 莊嚴 清凈。
傍晚與寺院的僧人和居士一起在三慧堂上晚課,藥石(即晚飯)之后有一個出坡(到田地里干農活)。
出坡是我最喜歡的環節之一。龍泉寺有一個大地心農場,其實就是他們自己在山里開發的一片田地,田里有師兄們和義工們發心種的許多瓜果蔬菜。我們去了就給南瓜苗除草,給山藥和黃瓜苗搭架子,大家玩得可開心了~
(干活最大的收獲就是:我終于基本學會辨認 南瓜 冬瓜 黃瓜 的葉子和苗到底有什么區別……捂臉 )
在城里生活久了,總是腦子想得太多,而手腳干的太少。有時候,多動動體力出出汗,腦子什么也不想,反而覺得一切都云淡風輕,心情變得輕松暢快。
齊心協力除草、搭架子的過程中,原來不熟悉小伙伴們也漸漸熟悉起來。……
山中一日過得特別快。手機從早100%的電到睡前還剩70%,幾乎一天都沒怎么看手機。
晚上9:30熄燈睡覺。
……
第二天凌晨3:40起床,4:20上早課。
這個時間是不是早的嚇人?但其實按照中國傳統的計時與作息,古人本就是9:00 歇息3:00起來勞作的。晚上9:00是一天之末,早上3:00是一日之始。這個在中醫上講也非常符合養生之道,無怪乎在寺院生活的人總是身體比較康健。
早課后肚子開始咕咕叫,可是還沒有到行堂(吃飯)的時間,于是我們幸運地被分配到廚房幫忙做點心~
這天來的特別巧,因為恰好有一批中國佛學院的學員到龍泉寺做客,所以臨時需要加做一大批糕點,給他們作為點心禮品帶回去。
看我的手藝
連小師父都來幫忙了
糕點的種類特別多,新烤出來的點心散發出各種香噴噴的味道,我那個饞呀……
做完糕點,我們去佛塔做了個繞塔禮拜,然后用早飯。
寺院里的齋飯都特別清淡,但是用的食材都很健康,以粗糧和各種蔬菜水果為主,久不久還有信眾供養的新鮮食品,比如優質的有機牛奶,還有猴頭菇紅燒茄子(不知哪位大廚的創意)。
來寺里像我這種胃小的人吃飯就比較頭疼,因為總是飽的快,餓得也快。明明覺得剛剛吃撐到不行,兩小時之后肚子就開始咕咕叫……
早飯之后,周末心旅的小伙伴們一起學唱佛教歌曲,然后大家一起交流兩天來的學修體會。
這里要特別贊一下,義工隊伍里真是人才濟濟!教我們唱歌的是一位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專業畢業的妹紙,不僅彈得一手好鋼琴,還有一個美妙的歌喉,在她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學唱了弘一法師作曲的〈三寶歌〉。
這首歌很好聽~每次感動我的點都不一樣。記得第一次聽的時候,聽到“眾緣性空唯識現”感覺非常深邃幽遠,充滿洞悉世事的哲理。第二次聽的時候,聽到“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忽然有一股感悲涕淚的沖動。這一次,聽到“凈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的時候,又差點想要掉眼淚。
推薦QQ音樂上搜索“慧能法師”演唱的版本,真的灰常好聽喲~
心旅活動結束前,義工師兄帶我們進行了一次禪坐觀想。
大家閉上眼,全身心放松,靜坐15分鐘。嘗試著在腦中數數,從一數到10,再從10數到一,如此反復,在這個過程中注意觀察自己腦中都出現了什么樣的念頭,是否對周遭的環境 人和事起心動念。
這個體驗很有意思,大家分享自己的觀想過程時,才發現,原來每個人每時每刻腦中都有如此多的雜念和妄想……像波浪一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越想要克制和壓抑,它反而越清晰。
而你如果能夠放開它,任其自由來去,不去在意它,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這些念頭就會慢慢慢慢地逐漸平息,到最后我們就能逐漸進入一個相對安靜 清凈的狀態。
師兄給我們打了個比喻——
人的腦子里這些每時每刻都在生發的雜念和妄想,就如一部手機不斷運行的各種后臺程序一樣,其實是在消耗著我們內心的能量。
想想過去老款的諾基亞手機,一次只運行一個程序,而它的電池最長可以待機七天 甚至一個月。
人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能讓每時每刻腦中都只關注于當下,只運行一個程序,沒有那么多的起心動念,我們內心的能量就會經常保持充沛和生機滿滿的狀態。那樣我們不僅能夠有強大的精神能量來應對許多的難事,自然也可以讓身心處在一個相對健康平安的狀態。
活在當下,心如明鏡,這是我在山上所感受到的。
不僅如此,正如另一位師兄所說,為什么許多人都喜歡到寺院里呆著,也許他們很多人對佛法的領悟也并沒有多么深刻,但是在寺院里的義工也好信眾也好,大家總是心緣善法,內心都充滿了許多正能量,跟山下俗世相比這里的氣場也是更加純凈更加正的。
無論你遇到什么煩惱,內心覺得力量不足,當你來到山上,在這種共振的正能量包裹下,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也會逐漸充滿正能量。
用完午齋之后,我們自由下山了。
其實,很不舍得走。僅僅兩天時間,就認識了許多的好朋友。
我想說,寺院真的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消極沉寂 死氣沉沉,好像學佛了就全都要斬斷紅塵 看破出家 什么也不想干 只想死后往生極樂。
在寺院里,感受到的是一種 積極向上 清凈法喜的氣場。
一方面,這里沒有凡塵俗世那些功利的追求和勾心斗角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大家又都在努力去做一些不求回報的利他之事。每天生活的朝氣蓬勃,嬉笑玩鬧 各種活潑的樂趣亦不少。
學佛,其實是學一種生活的態度和智慧。
在這里我發現,有的老義工也許他們對佛法的思考并不如一些高知識高學歷的大學生這么深刻,但是他們在生活中點滴貫穿了佛法所教導人們的那種心態,他們待人處事更加的溫和寬容包容大度,更加具有無分別心、無顛倒心,他們處事圓融,不著相,與他們相處起來真的非常的快樂。
好吧,本來是應師兄的要求寫一篇心旅體會的,沒想到拉拉雜雜一下子說了這么多,好像是一本流水賬……但是作為這段時間學佛的一個記錄吧。希望與大家分享。感恩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