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引子:走走停停,來來往往,經過的每座城市都會給我留下不同感覺。在西安這座城,我度過了大學四年,即使是做了四年宅男,但在小別之后,那里的一段城墻一碗涼皮乃至一句陜西話依舊讓我魂牽夢繞。于是,我便趁著三天假期,毅然奔赴西安。一天火車去,一天火車回,中間的一天放肆的吃各種小吃。等到坐在回杭的火車上,突然覺得這次西安之行還有更深的收獲,那就是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是這旅行本身。
(此處略去2萬字)
? ? ? 旅行之后回到起點,心里應該有種奇怪的感覺吧。清晨,再次回到杭州,回到家里,回到房間。分贓完畢后,我在想這流水似的的一路,除了看到朋友看到母校帶回涼皮帶回鍋巴之外,還得到了什么?
? ? ? 一直非常喜歡出去轉悠,不管是新奇景點,還是故地重游。當我身處那些城市或景色中,我總是試著把最適合自己的那部分感覺找出來,組成自己最想要的心情。有時就想,把人生比做旅途是個多么恰當比喻,旅行首先是過程,在身邊乘客變換,上車下車之間,我們能夠遇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得到什么。這種先天的好奇心一方面是人類學習知識的原動力,另外它可能會為你帶來一把打開某扇隱秘門的鑰匙。突然要和從未見過的不同經歷的人近距離的待上幾個十幾個小時,這真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既然每個人生都會有故事,那么這種“故事會”(注:非鳳姐喜歡看的那種)會很大概率上給你帶來新鮮的東西。新鮮的東西,是一種為人們所一致追求而又樂于得到的東西。它讓本就充滿戲劇性的人生又多了一份隨機。
? ? ? 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月,曾經寫過一篇《流浪》:我在風中奔跑的時候,會想象自己在飛/當有一天,我飛在空中的時候,會想些什么?/想象,想象天空/沒有高樓,沒有車流,沒有人群/只有善良的小鳥,靈巧的躲避著我/這是一場不帶身體的旅行/曾說,流浪的時候誰都不會認識我/如果遇到的還是一樣的房屋,一樣的人群,又怎么叫做流浪/曾說,拿著三個指南針,卻辨不清方向/不是怕看不到夜空,是怕找不到那顆星星。
? ? ? 但是流浪有的不只是自由,還有孤獨。所以我不必刻意去追逐所謂的“流浪”,因為即使身處鬧市,心卻可能一直在流浪。而旅行,這種形式上的移動,卻是為了找到心靈上的共鳴。景點不是到此一游,一個事物你總要尋找到你可以理解的那部分。故地是因為承載了比較多的往事和舊人,所以那種感覺會很容易的被找到。而新的地方,則需要認真的去尋找,用心的去感受。當然,如果你尋求的只是片刻的歡快,暫時的寧靜,或許會比較容易。
? ? ? 如果人生本身就是旅途,我想我在用旅行來體會人生。人生遇到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旅行中找到影射。喜歡的人、厭惡的人,溫暖的事、憤怒的事,我都會遇到,我會用合適的方式來對待來解決,而不影響自己的行程。
? ? ? 很喜歡“在路上”這三個字,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它講是一種狀態,當如今太多事情唯結果是從時,我還是會偶爾懷念一種在乎過程的狀態,雖然我并不忽視結果的重要性。
? ? ? 最早的“在路上”是美國所謂“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而通過劉歡的《在路上》,我聽到:我會接受一切現實,但是你看到的應該是我不斷的努力和身邊溫暖的人,而并非只是“成功”或者“失敗”;許巍用“在路上”作為他專輯精選輯的名字,所體現出的奮斗精神不言而喻,他的聲音總是能喚醒我,讓我不再悲傷不再憤怒不再消沉。
? ? ? 題目之旅行的意義系盜用陳綺貞的歌名,但是又多么能夠恰當表達我此時的感想。恰似旅行,我渴望的和將要遇到的是新的事物新的感覺,所以我可以暫時忍受鄰座的腳臭。既然我對未來有著同樣美好的向往,那么我也便可以笑著走過眼前任何的困難,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