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轉播《如何在家庭開展誦讀經典的活動(2)》。
尊敬的大家長賴老師、親愛的育心家人們,上午好。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賀春霞,大易網名陜西彬媽。上周和大家談到了讀經前的準備和制定靈活的讀經計劃。接下來我們一起聊聊制定計劃中應該遵循那些原則。
關于讀經計劃的制定彬媽覺得要注意以下幾點(下面建議完全是根據彬媽指導自己用戶情況的經驗之談,不一定適合所有人,請大家靈活對待)。
(1)戒貪
很多人剛開始讀經的時候,指導師給的計劃都是137,但是一看群里大家的讀經匯報147、157、167(甚至有些247、257、267)的時候,坐不住了,也開始給孩子和自己加內容了。
北窖楠薇媽M7M4撤回了一條消息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44:05
你犯過這樣的急躁心態嗎?
結果多數人堅持不了多久,宣告失敗,孩子大人都鬧的不愉快。
大家都知道總部有個誦讀易經百遍的倡議,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多讀經典,熟悉經典原文。這個倡議本來是好事,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為了遍數而讀經典了。
有一部分用戶為了在短時間內達到易經一百的要求,每天安排讀很多內容,增加遍數,完全沒有考慮自己時間是否寬松,有沒有這個條件。堅持了一段時間,搞得自己痛苦不堪,讀了和沒讀一個樣。
舉個例子,旅游的時候路上風景很多很美,可是跟著旅游團旅游和自己一個人慢慢地旅游所看到的景色、所感悟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45:36
后來我就建議她們放慢腳步,不要為了遍數而讀經典,用心去讀,去感悟。我自己復習的時候易經一直堅持是177原則,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易經一百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經典。
其實你如果讀懂了某本經典中的一句,用好了這句,指導了你的生活工作,那么其效果是不是比你漫無目的地讀幾本經典都有用?
學經、明經、行經,最重要的結果是什么?
是行動。
要落實在我們的行動中,用經典指導我們的言行,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對于孩子,彬媽建議是五歲以下孩子,在易經第一輪沒有正音完的時候,最好是堅持137的原則,如果時間多,可以237、337……多讀幾遍就好,不要盲目增加新內容。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46:50
這個階段注重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要注重讀經的實際效果,而不是關注速度。易經第一輪完成后,差不多也就一年多的時間,孩子也適應的差不多了,然后變更讀經計劃,147、157……具體怎么變,需要你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具體對待。
這個“4”怎么變?彬媽建議是3樣新內容,1樣復習,復習什么?這就牽涉到安排計劃的原則。
(2)制定讀經計劃的原則
在彬媽指導用戶過程中,發現部分用戶在變更讀經計劃的時候沒有原則,逮著什么讀什么,有時候全是典類和蒙類的經典了。
還有一部分新用戶拿到計劃后,并沒有按照計劃進行,而是自己隨意根據孩子的意見隨便讀幾本,理由是蒙學類的孩子之前讀過,比較熟悉。這個是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
讀經計劃的制定或者變更要遵循一個原則:根+經+典或蒙。哪部經典才是“根”?
《易經》,也叫《易根》。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47:56
所以《易經》一定要在整個讀經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在這個原則指導下相信大家也知道怎么安排計劃了吧?
做計劃的時候每次要求內容不多,但是一定要保證營養合理。
舉個例子,比如你第一輪《易經》正音完了,計劃變更為147,根據根+經+典或蒙的原則,易經必須安排上復習日程,那就是《易經》+《詩經》+《老子》(或《大學》)+《三字經》,就這么簡單。不知道大家看懂沒有?
(3)關于正音天數的問題
在137累積法中要求大家正音七天,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指導師給用戶建議的時候是正音四、五天,后面自己誦讀。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49:03
對于古文比較熟悉,普通話比較好的家長,我覺得可以這么要求。但是對于一般用戶個人感覺是不好。所以凡是我的用戶一個原則,第一輪正音必須堅持七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開始的時候就把基礎打扎實。
第二輪復習的時候,如果原文自己熟練了,可以自行誦讀,如果不熟悉繼續正音三四天然后自己誦讀。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大家不忘初心,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讀經而讀經,那么就一定能靜下心來,慢慢體悟到經典的味道。
3.教慎于始,把握好第一周的關鍵期
教慎于始,關于如何引導孩子開始讀經,開始的工作太重要了,否則方法不當,孩子很難乖乖地聽你安排。
注意剛開始,不要強求孩子去跟著讀,等到孩子主動提出讀就說:“等下周再讀吧,寶貝”。故意想著法子吊著孩子的胃口,這就是《易經》上講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教材音頻都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如何放的問題了。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50:16
我是這樣操作的,每天早上孩子一醒,就打開小音箱。冬天多數時候孩子睡得太香,到點還不醒就提前放,先小音量,然后大音量,慢慢孩子就醒了,聽著經典醒來不用大人大聲嚷嚷叫醒起床,
孩子醒了后在床上的時間連同起床穿衣服、洗漱早餐,一直放到孩子離家上幼兒園去。
小音箱開著,當背景音樂似的開著,聲音適量,能聽到就行,孩子講話也沒關系,只要小音箱開著,耳朵能聽到就行,慢慢熏陶。這個早上放音頻適合所有年齡段的在上學的孩子。
同樣的內容連續放七天,也就是七個早晨,相當于聽了七遍。下午孩子放學回家了,有時候也打開音響,孩子玩,我做飯。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51:17
剛開始如果孩子不聽,反對放,去關掉,也不要生氣,就好好跟孩子說:這是放給媽媽聽的,你看媽媽有時候會發脾氣,聽這個媽媽會變得更溫柔,更愛寶貝,媽媽也會變得有智慧。
因為媽媽想做個好媽媽,對寶貝溫柔一些,別的媽媽都是聽這個變成了好媽媽。
一般這樣說后,孩子就不會反對你放這個音頻了,堅持放一段時間,孩子就會適應,到后來不放還不行了,你忘記了,孩子會提醒你或者自己就去開了。
反正放的時候,孩子的耳朵又沒堵著,即使他在說話,也能被吸收,孩子的大腦很神奇,海綿似的吸收,就是這樣無為而學的。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52:23
千萬要記住,聽音頻的第一周,一定不要強求孩子去看著書指讀,當然媽媽一定要讀,要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比如每天上床睡覺前,或是洗漱后,媽媽按本周計劃,跟著音頻,拿著書,一句一句讀。
不要強求孩子也來讀,故意吊著,吊著孩子的胃口,孩子愛干嘛干嘛,如果他湊過來,就把他摟在懷里,也不要說話,自己讀自己的,如果孩子說話打斷,就說:媽媽讀書的時候不能說話,一說話就會讀錯,不許打擾媽媽,你們愛干嘛干嘛去。
慢慢孩子就會習慣在你讀書的時候不去打擾你,有時甚至會好奇,媽媽讀的是什么呢?因為音頻他也聽了,等到第四五天的時候,沒準也會跟著音頻念幾句。
這就是引導,慢慢引導,家長不要急,不要在乎孩子還沒開始的,現在很多人就一個毛病,急躁。書剛到,恨不得幾個月就全部讀完,對孩子要求也很嚴厲,造成的結果可想而知了。
北窖楠薇媽M7M4(53933671) ?11:53:31
養成習慣最重要,讓孩子慢慢喜歡最重要。因為讀書不是一天兩天的行為,是長年的行為。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感恩大家的參與和學習。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