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問題不去解決,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或許問題短時間看不到其造成的后果,卻在日積月累中很可能留下更大隱患。有些問題也是有復利效應的。比如,孩子教育問題。
? 雖然每個孩子基因不同,但奇妙的是,絕大部分正常的孩子感知方式卻是相似的,當然,因為各種問題導致的心理問題也有許多相似的規律和表現。
? ?絕大部分孩子是依賴父母的,無論父母對孩子做什么,孩子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選擇接受,甚至忍受的。因為絕大部分孩子認為大人是正確的,成年人是閱歷及真理的權威,然而,孩子有時候選擇忍受卻是因為害怕受到更大傷害。但是,問題沒有解決,在孩子碰到類似問題時,那被傷害的相似感覺依然存在,尤其是許多孩子在成年時,往往忘記了曾經的經歷,可是難受的感覺卻依然存在,在日后的歲月中時不時會跳出來折磨內心世界。很多人在小的時候是不缺少快樂的能力的,他們往往會因很多在大人眼里很小的事情而快樂一整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快樂,甚至每心情好一陣,都會間歇性的又郁悶起來,而為什么郁悶,已經很難說清楚。
? ?問題的積累也是像雪球一樣,可以越過越大的。
? ? ?許多人喜歡上網玩虛擬游戲,看影視綜藝節目,關心八卦新聞,刷微博朋友圈,卻往往忽略這樣的事實:現在是別人生活的看客,再過一段時間,它們依然很可能是看客,于是,繼續扮演一生的看客。有多少人是在做自己呢?事實上,很可能大部分人壓根兒不知道自己應該是怎樣的狀態,自己是怎樣的人,又談何做自己?
? ? ? 生活需要智慧,往往強調的是,生活要多一份思考,保持理性及獨立。《少有人走過的路》中,作者斯科特曾經提到過,人們的潛意識就像上帝,其實早已經安排好了你該是怎樣的你,只是絕大部分人選擇了逃避自己。
? ? ? ?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卻希望通過要求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 ? ? 你明白自己處境并不好,卻拿大多數都這樣來麻痹自己。
? ? ? ?你不想走別人為你安排的路,卻欺騙自己這條路或許可行,然后在有一天走不通的時候,開始怨天怨地,埋怨家人。
? ? ? ? 其實,面對問題,最容易的便是自欺欺人,也正因為直面現實可能要經歷面對很多痛苦,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寧可逃避埋怨,也不愿意做出改變。
? ? ? ?一旦開始改變,就要做好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準備。但你要知道,改變帶來的變化往往超出你想象。最起碼,它可以幫助你慢慢找到本該成為的優秀自己。
? ? 只是,你是不是高估了短時間改變的變化,卻低估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巨大的紅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