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女兒所在的班級獲得區里中小學特色班集體評選比賽的總分第一名,直接晉級獲得推薦為市優秀特色班集體的資格。這是本班級榮獲市級優秀家委會榮譽后,獲得的又一可喜成績。
作為家委會成員之一,我參與過優秀家委會評選的活動,也參與過特色班級申報的活動,深知班級獲得這類殊榮的艱難。
很榮幸在一個優秀的家委會里,協助老師的教學,以及策劃組織各類班級活動(戶外親子活動、運動會、各種節日的慶祝派對等等),并取得斐然成績。取得這些成績,離不開班主任老師的精心策劃,更離不開各位參與家長的鼎力協助。
于是,將個人的喜悅連同活動中的一些水果拼盤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然后,收到好幾個媽媽夸贊拼盤,同時,疑惑:家長不用上班嗎?怎么有空去學校搞這些?
我立刻笑了,沒空、沒時間、工作太忙,是多少家長為自己缺席或甚少參與親子活動和學校教學活動的借口?對于上班,只要你愿意,天天都可以去上。可是,孩子的運動會、家長會、親子活動,不是天天都會有的,很多活動一學期一次,都算多了。
據說,奧巴馬從來不缺席女兒們的家長會。沒空、沒時間、工作太忙?你能比一個國家總統還忙嗎?無非就是:心在哪里、關注點在哪里,你的時間就去了哪里。
上學期女兒班級開家長會,時間安排在某個周五。我提前安排“寄存”兩歲多的兒子,怎想能帶得住兒子的鄰居阿芳沒空,她周五晚要送女兒去青少年宮排練舞蹈節目。
我只好啟動計劃B:安排先生請假半天回家帶兒子。先生說這個月太忙、學校怎么不安排周末開家長會……我只回復:“女兒一年開幾次家長會?一年兩次,最多兩次是吧?你忙,是的,我知道。那你知不知道奧巴馬更忙?但是,他從來不缺席女兒的家長會。”
然后,我為難著怎樣在參加家長會的同時,讓女兒帶好兒子……還好,周四晚十點多,先生回家了……
有些事情,重要還是不重要,哪個更重要,取決于人的觀念,更取決于人的關注點。對于孩子的教育、陪伴,以及班級學校里舉辦的一些活動的參與,更是如此。
如今多數成年人被手機綁架,成為手機奴、低頭一族,過著低頭人生。時間都去哪兒啦?陪手機去了吧!?
有人將父母的級別,歸納為以下四個檔次——
第一級:為孩子花錢
第二級:花時間陪伴
第三級:肯為孩子學習
第四級:肯為孩子改變自己
對照下吧!恐怕,多數家長還處在第一級。上個月,女兒班級開家長會,我發現有些家長沒到會。
說實話,我為那些父母連家長會都缺席的孩子們感到格外難過和心寒……孩子不能選擇父母,否則,連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都缺席的家長,你覺得孩子會選擇你做父母嗎?也難怪有人會認為:投胎是門技術活啊!
陪伴是有保質期的,家長參與孩子的成長參與期也是有保質期的。
女兒不過十歲,已經不太愿意跟著我們外出了,她常常有自己的安排、自己的主張。記得年初,我們計劃去樹木園看桃花盛開,女兒不愿意去,她想留在家寫作業,寫完作業后看《魔法總動員》……
我沒有自作主張地否定女兒的決定,給她和她的小姐妹足夠的空間和自由。雖然心里很失落……十歲的孩子,已經開始逐漸不再粘著父母,開始有自己的生活主張。
而像我的兒子現在這樣,連父母上個廁所,他都不許關門,否則一定會以砸爛門、推倒墻的架勢闖入廁所……直到他進了廁所后,毫不嫌棄地守在邊上、恨不得幫著嗯嗯拉便便的時候,太有限了。
孩子的陪伴是有保質期的,這個觀點不知道多少教育專業人士已經說明論證過。但愿,多些家長能意識到這點,并積極參與孩子們成長中的一些重要時刻:家長會、運動會、親子活動等等。我相信,只要能參與到其中,你犧牲的幾個小時或半天的工作時間,和所獲得的樂趣和收益相比,真不算什么。
紀伯倫說:你們的兒女,其實不是你們的兒女,他們是因為對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借助你們來到這個世界,但卻非因你而來。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為了孩子更好的明天,也為了將來不遺憾,家長們,陪伴好孩子們的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