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人的美好愿望里,貔貅被作為一種招財旺運的瑞獸所推崇。
傳說貔貅觸犯天規,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吃不拉,神通特異。
傳說畢竟是傳說,放在人身上就行不通,吃了就拉,不拉不行,有個詞叫便秘,就是對排泄功能紊亂的統稱。
隨著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如廁的環境越來越好。
有一位朋友還真是把如廁這件事做到了極致。他在鋪有柔軟舒適地毯的衣帽間里裝上了馬桶和帶有大玻璃鏡的洗手池。有新意的在馬桶前放了一張考究的古式書桌,書桌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兩摞書。
你想啊,每天穿的干凈衣物和馬桶共處一室,那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可見,他是有多么享受這段美好的時光。
古人讀書就有三上之說:
宋代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余平生所作文章,多要三上:馬上、枕上、廁上。蓋惟此,方可心屬思爾。”
image.png
臺灣歌手吳克群就喜歡在馬桶上思考。在媒體見面會上說:
我坐在桌子前面是無論如何都寫不出東西來的。最大的靈感集散地是廁所,我坐在馬桶上就超有靈感。
看來人們習慣在如廁時閱讀、思考由來已久。智能手機的普及,更是延長了在馬桶上的時間。有沒有覺得在馬桶上看東西的效率更高,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呢?
生物學家發現,當身體彎曲,充滿張力時,精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而蹲馬桶時就是這種讓人能獲得更豐富靈感的姿勢。
心理學家做過問卷調查,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喜歡馬桶時光,這很有可能因為男性承受的壓力比女性更大,但釋放壓力的方式卻更少。
狹小的空間,獨處的時段,不被打擾的極安全狀態在紛繁復雜的現如今猶如一塊凈土,及其寶貴。
為了迎合大眾的習慣,美國竟把每年6月1日-7日定為<全國浴室閱讀周>。據說,iPad的尺寸就是根據如廁時防止掉進馬桶而設計的。
現在,手機幾乎一刻不離手,掉馬桶的事情也是尷尬至極。有好幾次都是如廁時手機插仔褲屁股兜里,手機順勢掉進馬桶。被挽救的可能性取決于反應速度和撈手機的速度。撈上來,用吹風機吹干也許還能用。這里暫且不涉及撈手機的各種惡心事情。在家里還好說,如果是掉在公共衛生間只能苦果自吃了。
其實,在廁所玩手機、看書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一部手機上有上百萬個細菌,已經成為大量細菌的繁殖基地。手機在工作時會發熱,正好為細菌繁殖提供了便利條件。手機細菌量之高足以讓它的主人感到嚴重腸胃不適。很少有人有意識的經常洗手和用酒精棉片(或棉球)擦拭手機消毒。
如廁時間長會使盆腔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血管擴張,易誘發痔瘡、便秘。長此以往,甚至導致誘發腸道癌。男性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久坐都會對前列腺產生影響。
任何事情都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但是,這一段寶貴的高效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掉嗎?
我們先來看看活在未來的人-孫正義的每天5分鐘發明。
孫正義在美國讀大學時,就決定畢業后要回日本創業。既要創業,就一定要在念書時籌集創業資金。他心想,打工存錢太慢,最后決定要靠發明賺錢。而且,發明要能商品化,要測試樣品、申購專利、銷售和訂立契約,這些經驗也可供以后創業參考。
但是,集中心力從事一項發明的風險太高,不如多想出一些點子再從中篩選。為了積累想法,孫正義規定自己每天得想出一個點子。他給自己設定了每天5分鐘的發明時間,在5分鐘內盡情發揮想象力,并記錄自己的想法。一年下來,孫正義的發明筆記中記載了250項發明,他選擇了其中一項—多國語言翻譯機,從而賺取了人生中第一桶金-100萬美金。
image.png
是不是會有一些啟發?你有多長時間沒有與自己獨處了?有多長時間沒有認真的規劃自己的未來?有多長時間沒有細數自己的錯誤而認真反省?有多長時間沒有給自己加油打氣?也許還有你認為更重要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去想、去認真思考。
給自己留有一個獨自思考的時間吧!任憑大腦肆意馳騁,雖然時間有限,但一定價值非凡。可以從定一個小目標開始,相信日積月累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通過每天如廁時間思考運動的活躍,帶給我們大腦更多的養分與價值,不斷精進的我們也許某天也會像貔貅一般招財聚寶,旺財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