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表妹選專業的時候,正值我離職的時候,七月的夏天天氣有些燥熱。
那是個有些叛逆的小孩,從小成績就不是很好,一路被大人耳提面命。前些年印象還只是學習不好,這次回去卻發現異常叛逆,就像電影里的那種小孩,染著五顏六色的頭發,做著出人意料的事情。
“讓你表姐幫你選選專業吧。”親戚有些無奈,考這個分數好學校基本沒得選了,小姑娘瞅了我一眼,裝作不可一世的走掉了。
“你以后想做什么?”傍晚,我請她吃麻辣燙。
“搬磚。”她很顯然有些賭氣。
“嗯,搬磚啊,挺適合你的,剛好減肥了。”
“你……”小姑娘怒了。
“其實我上學的時候學習很差。是個有點別扭的小孩。”
“你怎么會學習差呢?學習差還能去社科院工作?”她被我的話題吸引住了。
02
是啊,我上中學的時候學習成績挺好的,初中升高中的時候,家里發生一些事情,沒考上,我所在的家庭是那種典型的南方大家庭,父親兄弟姐妹七八個,親戚之間沒事的時候總喜歡攀比,這家孩子成績好,那家孩子成績不好。我爸媽是最早一批大學生,作為他們的孩子,我自然從小被寄予很多期望。
可是我沒考好,一中是我們那邊最好的高中,我想去那所學校,可是我差了整整八十分,一分一百塊錢,你算算吧。
后來,我媽還是準備了八千塊錢讓我上一中,父母的想法很簡單,想把最好的給我,2002年,那會八千塊錢有多值錢?我只知道我和母親揣著八千塊錢給疏通關系的人,數錢的時候我的心崩的緊緊的。
后來我去了一中。嗯,全班倒數第一名。
每天壓力很大,渾渾噩噩,那種屬于學生時代的輕松根本沒有,每天都很用工的在學,不敢去玩耍,因為總是會想到那八千塊錢。
但是就好像學武的人,沒有打通任督二脈一樣,怎么學,都學不好,班上最好排名也就十幾名,但是十幾名根本考不上很好的學校,就知道考不上很好的學校以后可能會回家喂豬了。
可是我家根本沒豬,也沒田。連喂豬都不行……
果不其然高考的時候考的非常差,只能上三本吧,那會家里很困難,父親下海經商,虧了很多錢,讀三本一年要大概一萬塊錢的學費,最重要的是不能助學貸款。
我思前想后,報了一家二本的專科,因為能貸款而且學費低,更何況是個二級本科啊,我讀完專科也許能專升本呢?
就這樣我去上學了。對了,忘了說了,專業是市場營銷,報選專業的那天,根本沒想過以后喜歡什么專業,只知道女孩子嘛學護理好找工作,可是那年報考這個學校專科的人太多了,身高不夠一米六,被調劑專業了,就這樣讀了市場營銷。
03
整個大學時期,我都在惶恐中度過,市場營銷不就是銷售嗎?我最討厭推銷東西了。
每天都不想去,每天都去逃課……
大學第一年基本上在逃課中進行,沒有社團活動,沒有戀愛,什么也沒有,那會整個人自卑的不行,覺得整個世界糟透了,周圍的人也糟透了,和一群不求上進的人談什么戀愛,玩什么社團……
如果現在問我大學同學,歐拉是個怎樣的人,我想大多數人都不記得我了吧,因為我幾乎從不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索性,這種生活持續了一年后,我覺得逃課出去逛街實在沒什么意思,那時候學校新建了一個圖書館,大二時建成。我少年時期就極愛看武俠小說,那會天天沒事,想起了武俠小說,就去泡圖書館了。
自卑到沒朋友的人,大多數時候就在圖書館呆著,關于專業的書從來不看,整個圖書館雜七雜八的書到看了不少,到了大二結束的時候,基本上每天去圖書館看小說,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
但是很奇怪啊,電視里圖書館偶遇學長、帥哥之類的橋段,從未發生,所以說圖書館偶遇學長都是騙人的。
這種狀態持續到大三要實習的時候,我開始茫然,不知道以后該干嘛,其實這種為未來擔憂,從剛進大學就有了。但是到了大三的時候,我終于明白,所有你害怕的,總有一天都會到來,我看著旁人滿滿的簡歷,再看看自己,基本上沒什么可寫的,就開始發憷。
04
突然有一天,在校園遇見隔壁寢室的姑娘,她正往自習室去,你知道的,像我們這種學習上的lower,會去自習室,真的蠻少見的。
那天我去圖書館,正巧與她同行,聊到她為什么去自習室,她突然兩眼放光的說,我喜歡歷史啊,我超級喜歡歷史,我是要考師大的歷史系研究生,她說完把自己借來的歷史書在我面前翻了翻,密密麻麻全是筆記。
她說,我從來沒有特別努力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過,但是想考師大的歷史系研究生,是我最近最想要做到的。
我看著她滿臉放光的表情,突然想到了自己。
我喜歡做什么呢?我以后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每天看看小說,我就蠻喜歡的。那就去做跟文字相關的吧。
于是,我開始為能做和文字相關的工作做準備,我報考了師大的文學系本科自考,那會自考只需要兩年,如果這個時候開始準備的話,等我畢業一年后能拿到文憑。
其實自考文憑的含金量不高,很多企業根本不認的,但是沒關系,我需要的是一個本科的跳板,然后去考研,這樣進可攻退可守。
閑暇的時間,我開始給一些雜志社投稿,我擅長PS,平時也常混一些論壇,幫一些文化企業免費P圖,我做了一切自己認為能做的事情。
不得不說,我運氣蠻不錯的,畢業的時候,一家雜志社缺個助理編輯,五險一金,但薪資很低,問我愿不愿意去,我高興的同意了。
就這樣我在上海落腳了,做一個小小的助理編輯,其實并沒有跟文字打交道,每天就是負責解決作者遇到的各種問題,說好聽點是助理編輯,說難聽點就是個陪聊加助理,作者心情不好的時候跟作者聊聊天,作者作品文章有錯別字的時候,幫作者修改錯別字。
工作很瑣碎,但很開心。
好像整個人生都豁然開朗了。
閑暇時間,經常會幫各個編輯打雜,漸漸的,編輯部缺人了,一時招不上人,我就頂上,漸漸的從一個普通編輯,變成責任編輯,再一步步往上走。
工作三年后,在上海已經很穩定了,拿著不俗的薪水,雖買不起房買不起車,但想買點什么,也都能滿足自己,這個時候會有大的平臺挖我。
但人生總是難得十全十美 ,給的薪水高的平臺不如這邊,平臺比這邊好的,薪水就不如這邊。我從工作第一天時,家里一位姐姐就告訴我,跳槽要遵循二八定律,就是你的新單位比原單位薪資至少高百分之二十。
一時之間,我有些猶豫了,現單位已經很安逸了,工作了這么多年,業務線很熟悉,同事很熟悉,基本上很輕松的能完成每天的工作,因此,要不要換個平臺呢,我一直在猶豫。終于又猶豫了兩年,我還是換了。
05
為什么還是打算換了呢,正巧那天在朋友圈看到我一個朋友售賣雞湯,頓時覺得特別有道理。
“18歲不做嘗試,被驕傲毀了,走著父母鋪好的路。25歲不肯改變,被觀念毀了,干著每月固定工資的工作。30歲不愿拼搏,被懶惰毀了,日復一日的觀望著別人的成與敗。40歲如臨打底,被面子毀了,羨慕著別人的融化,嫉妒著別人的身家。50歲追悔莫及,被顧慮毀了!上有老下有小,只能小心翼翼的活著。60歲坐在搖椅上想,一切都晚了!”
于是我想想,年輕最大的優勢不就是試錯么,于是,果斷的放棄了現在離開了。
對了,忘了說了,在猶豫的那兩年里,我報考了MBA,拿了雙證,正巧有機會,我跳到了社科院,完全接觸著和之前不一樣的工作。整個人更加豁然開朗。
從畢業到現在的這幾年,我終于能慢慢的接受自己了,其實我一直是個自卑的小孩,很多時候并不能接受自己,總是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對未來也總是有著深深的擔憂。
我想我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學習不太好,對未來深深擔憂,但其實走到了這么久,我想說,人生并不是一條直直的道路,也許這一刻我們不能筆直的走到終點,但為什么一定要從A到C呢,如果客觀條件,只允許我們走到B,那就從A到B再到C吧。
無論怎樣,只要努力,你總能活成你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