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分。
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在圣誕節、情人節甚至萬圣節等舶來節日大行其道的今天,二十節氣這個中國特有的東西似乎應該劃作老古董的范疇。
其實不然。
現在連歪果仁都紛紛踴躍學習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二十節氣在英語里都有一一對應的單詞或者短語。
比如秋分,英語是the Autumnal Equinox。
Autumnal秋天的,Equinox晝夜平分點。顧名思義。“秋分”當天晝夜均分,白天和黑夜各12小時。
另外,Autumnal這個單詞還會讓包括大叔我在內的很多人又多了一些感慨,因為Autumnal在英語里也有已過中年的意思。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處處閃耀著古人智慧的光芒。
由于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同時依據太陽和月亮的運行來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
但中國又是一個傳統農耕社會,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
反映季節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反映物候現象的是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反映氣候變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不夸張的說,某種程度上,把二十節氣了解透的話,你完全可以跟小伙伴吹噓自己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了。
比如“秋分”,就有兩重含義。
一是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射赤道,當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二是按中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劃分法,秋分位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我們日常生活中,除農事以外,也隨處可見二十四節氣的影響。
比如清明,已經納入國家法定節日;
而在南方一些省份,更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在他們那里,冬至比起春節更加受重視,在外的游子總是想盡辦法在冬至時返鄉與家人團聚。
2006年,“二十四節氣”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其后,各地還相繼開設了一些二十四節氣的主題郵局。
比如浙江省衢州市的“九華立春祭”、浙江省遂昌縣的“班春勸農”、貴州省石阡縣的“石阡說春”等,均辦理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郵品寄遞業務。把二十四節氣這項民俗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
除此以外,讓更多的人,尤其是我們的下一代認識二十四節氣,還是一種詩性的回歸。
《詩經》里的“四月秀羅、五月鳴蜩”、“七月流火”、“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等等,無一不與二十節氣的物候現象有關。
前不久買了一本關于《詩經》的書,讓我產生購買欲望的,其實僅僅是扉頁上的一句題記:
有用之知識,是讓你活著;
無用之詩,是讓你活得美。
因此,哪怕二十節氣與你毫不相干,但光聽聽“驚蟄”、“谷雨”、“白露”、“霜降”這些充滿詩意的名字,就足以讓我們慨嘆漢語之美、生活之美了。
TIPS1:二十四節氣對應十二星座
跟二十四節氣相似,古代的黃道十二宮亦是以春分點為起點而把黃道分為12等份,因此占星學中十二星座(本質是黃道十二宮)與二十四節氣中的十二個中氣不謀而合,一一對應。但黃道十二宮是時間段而不是時點。
白羊座:對應于春分到谷雨
金牛座:對應于谷雨到小滿
雙子座:對應于小滿到夏至
巨蟹座:對應于夏至到大暑
獅子座:對應于大暑到處暑
處女座:對應于處暑到秋分
天秤座:對應于秋分到霜降
天蝎座:對應于霜降到小雪
射手座:對應于小雪到冬至
摩羯座:對應于冬至到大寒
水瓶座:對應于大寒到雨水
雙魚座:對應于雨水到春分
TIPS2:二十四節氣童謠
立春:東風解凍魚上冰
雨水:冰雪融化桃花開
驚蟄:草木萌動鴻雁來
春分:芽茶播種燕飛舞
清明:細雨放飛柳飄絮
谷雨:雨生百谷春盎然
立夏:桑棗灌溉遍地谷
小滿:蠶絲畜養麥起身
芒種:收割播種鷺助興
夏至:棉花現蕾照眼明
小暑:知了風輕汗如雨
大暑:驟雨孕育賞紅蓮
立秋:寒風飄葉寒蟬鳴
處暑:葵花添衣遍地黃
白露:秋雨降露白如銀
秋分:桂花收獲香滿園
寒露:鴻雁南飛蟹正肥
霜降:芙蓉花落葉滿天
立冬:收蔥修剪地始凍
小雪:殘菊飄雪犁耙開
大雪:寒梅地凍溫室暖
冬至:瑞雪防凍兆豐年
小寒:寒冬積肥臘月天
大寒:歲末辭舊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