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注定將會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上午樂視復牌引發了一字跌停,下午一個更加重大的新聞爆出,一代港商領袖,15年華人首富李嘉誠宣布退休,刷新了全中國的新聞媒體,李嘉誠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早就成為中國的一代商業傳奇,李嘉誠退休之后,后李嘉誠時代,他所留下的巨大長江帝國究竟路在何方?
一、長和帝國進入后李嘉誠時代
2017年3月16日,李嘉誠的長和帝國四家企業同時發布業績,在業績發布的同時一個大消息也因此出現,長和集團盤后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年屆90的香港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即日起卸任董事會主席一職,由長子李澤鉅接棒。李嘉誠將繼續擔任李嘉誠基金會主席,并擔任長江集團高級顧問。消息一出,可以說是舉世嘩然,因為作為一代中國商業傳奇的李嘉誠終于宣布退休了。
李嘉誠從奴隸到將軍,從學徒到首富的傳奇經歷早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段傳奇了,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夠說上三兩句,1950年,僅22歲的李嘉誠用當省吃儉用的7000美元創辦了長江塑膠廠,因為一朵塑料花的故事挖到了市場的第一桶金,之后可以說是一發不可收拾,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1979年收購著名企業和記黃埔,如今李嘉誠的長和帝國已經擁有了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電能實業四家公司,根據《2018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李嘉誠的身家是1900億元,位列大中華區第六,全球第32位。
隨著李嘉誠的退休,他所留下的長和帝國進入了后李嘉誠時代,說實在的,李嘉誠的退休并不讓人意外,早在20年前,70歲的李嘉誠就曾經傳出過退休傳聞。2012年5月25日,李嘉誠首次宣布分身家安排,在股東大會后會見傳媒,首次主動談及資產分配表示,他將的40%長江及和黃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市值逾8500億港元,名下上市資產逾2900億港元,全歸予長子李澤鉅,長和系日后由他負責打理。次子李澤楷則將獲得李嘉誠對其生意上的資金支持。
如今,李嘉誠退休,長和帝國正式進入了后李嘉誠時代。
二、長和帝國的未來路在何方?
著名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在其著作《基業長青》中曾經專門論述過一個現象,這就是很多創始人型企業在其創始人退休或者離世之后無論是傳承給家族子女,還是交由職業經理人接棒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企業不少分崩離析或者陷入發展困境,真正能夠像小福特一樣繼承企業并且發揚壯大的實在是屈指可數。
然而,李嘉誠的商業帝國似乎是這個例外,與很多明星企業家的子女成為紈绔子弟不同,李嘉誠的兩位兒子可謂虎父無犬子,長子李澤鉅成熟老練,具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事,當年李澤鉅被悍匪張子強綁架,并被索要高額贖金之后,第二天李澤鉅就若無其事的回到公司上班,不僅讓外人絲毫看不出這是一個剛剛經歷生死考驗的人,而且行事之老辣穩中讓人驚嘆不已。這些年,李嘉誠因為年老體衰將公司具體事務交給李澤鉅打理,十年時間李嘉誠的商業帝國擴張了十倍不止,這樣的成績絕對少不了李澤鉅的功勞,連李嘉誠自己都評價說自己的大兒子可以打90分,如果他不是我李嘉誠的兒子的話,這個得分可以給100分。
而小兒子李澤楷則更為出眾,在資本市場的呼風喚雨能力一點都不弱于其父親,李澤楷的成名作就是收購電訊盈科,面對著資產破千億,利潤高達150億的香港電信業巨頭,李澤楷沒有借助父親的資金,而是將自己公司的全部股票進行抵押,并秘密質押了電訊盈科的股票,以空手套白狼的蛇吞象手法完成了收購,短短時間就讓自己獲得了幾千億的豐厚利潤,讓自己的身家直追父親李嘉誠。
從李氏家族兩個人風格可以看出來,李澤鉅成熟老練,李澤楷鋒芒畢露,兩個人一守一攻可以說配合的相得益彰,可以預計在李嘉誠退休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對內有李澤鉅守成,對外有李澤楷開拓,對于李氏商業帝國來說一定不會有大的問題。相比于李澤楷的獨立自主,李澤鉅則是有些缺乏獨立的訊息,根據媒體報道每次長和系業績發布會,李澤鉅都是在李嘉誠的示意之后才會發表自身的簡短看法。
可以預計,長和帝國現在應該還不會有大的漣漪,然而,一旦李嘉誠辭世,長和帝國的不確定性將會快速增加,正所謂創業難守成更難,李氏家族的這對龍兄虎弟到底能帶領長和帝國走向何方,其實還是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本文版權所有,本號已和快版權、維權騎士簽約,如需轉載請和本號聯系,盜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