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健 ? ?圖/小魚
? ? ?媳婦第一次跟我回老家前,跟我提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廁所怎么上?
? ? 我之前壓根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只是回了句,自己上唄,我又不能幫忙。果然,過年回家讓她見到了早有耳聞的農(nóng)村廁所,她的感受可以用震驚來形容。她第一個不理解的問題就是,為什么要弄個那么老大個坑,不怕掉進去嗎?最近正在寫一些關于兒時的故事,她突然來了句,你寫寫農(nóng)村的廁所吧??磥砦壹业膸o她留下了不小的陰影面積,可謂印象深刻。我想也許有很多像我這樣農(nóng)村出身的傻小子娶了城里媳婦回家。目前發(fā)現(xiàn)的相關“文獻”太少,農(nóng)村廁所到底啥樣也是一個迷,這次干脆我給曝曝光。不管媳婦們理不理解,我們村里廁所的大門算是敞開了。
農(nóng)村廁所與城里廁所的差距,可以說是無窮大,除了能解決基本需要,別的請別再奢求。沖水、無味、干凈,這些統(tǒng)統(tǒng)沒有。差距歸差距,農(nóng)村廁所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形式,無非也是生活的需要而已。
? ? 以前,在我們村幾乎家家都有個直徑兩米左右的大坑在院子的一角,大坑一般有兩米深??拥乃闹苁怯么u砌成的,大坑旁邊有間房子,那一般都是村里人喂養(yǎng)牲畜的地方。這間房子很特別,在靠近糞坑的墻上有一個半米見方的窟窿。大坑周圍是用紅磚筑起的矮墻隔開,留下一個不寬不窄的通道,算是廁所的門。按道理,一個五六口人的農(nóng)村之家,日常生活也確實不需要這么巨大的糞坑,這當然也不是因為農(nóng)村院子大,任性。最為關鍵的原因是,這是農(nóng)村人種地底肥的重要來源。這個巨大的糞坑,其首先要實現(xiàn)的功能不是解決人的三急,而是要解決農(nóng)村漚肥的需要。這個糞坑的重要作用是收集牛糞,并將其漚成肥料。巨大的糞坑與牲口房挨著,便于及時收集處理糞便。畢竟在當時的條件下,種地的需求是大于干凈整潔的需求的。
? ? 農(nóng)家肥一般用在稻田禾苗育苗期間。攢了一年的糞,一般在每年春天“出欄”。所謂出欄,就是將糞坑里的糞挖出來。這是一項噩夢般的工作,我至今難忘也不愿再嘗試一次。因為爸爸走的早,我在上小學時就成長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出欄是每年都逃避不了的“勞役”。雖然經(jīng)過漚過的糞已經(jīng)變成了農(nóng)家肥,味道聞起來也不那么刺鼻,但是出欄這項工作也是我最為抵觸的。但是沒辦法,這是一項一個人無法完成的工作,我跟媽媽幾乎每年都要服勞役一次。媽媽站在糞坑里,用鐵锨將獨輪車裝滿,我呢,則是負責將滿車的農(nóng)家肥運到場院里晾曬,這項工作會持續(xù)整整一天,到最后我也記不清推了多少車,總之是又累又餓,食欲全無。至今我還記得,每次推完最后一車,我坐在門前的臺階上一動也不想動,但是媽媽還得推著車子,沿路打掃運送過程中掉在地上的糞。這一坑糞,對于農(nóng)家人來說如此重要,關乎著一年的收成,也直接決定著家里的溫飽。看著她的背影,每次我心里想的,就是好好學習,走出農(nóng)村。
? ? 芒種前后,正是漲水的季節(jié),布谷鳥的叫聲回響在田間地頭“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阿公阿婆,割麥插禾”。經(jīng)過將近一個月的晾曬,農(nóng)家肥就基本成型了。但是作為育苗的基肥,還需要首先將大的肥塊打碎,然后再用大的鐵篩篩出麥粒大小的均勻的類似土的質(zhì)地。將發(fā)了芽的水稻種子均勻的灑在處理平整的苗床上,然后在均勻的撒上一層之前篩好的肥,至此一坑糞的任務算是告一段落。一周之后的苗床上,綠油油的,是充滿希望的色彩,扎好的稻草人在風中搖曳,像一個個衛(wèi)兵守衛(wèi)著這些綠色的生命。多虧了這一坑的糞。
? ? 直至今天,村里但凡誰家還在種地的,也少不了這么一個巨大的糞坑?,F(xiàn)在各種肥料層出不窮,至今也很少有哪一種能夠替代農(nóng)家肥來育苗的。因為媽媽身體不好,家里也沒人幫忙,地也承包給別人耕種了。家里的巨大的糞坑,更多的成為了一種曾經(jīng)的見證,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功用。五月回家,發(fā)現(xiàn)糞坑被媽媽填平了。她跟她兒媳婦好好炫耀了一番家里的新廁所。大坑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比較現(xiàn)在廁所。這是省里的“廁所革命”的成果。廁所的位置還在院子的一角,只不過廁所變成了一個遮風擋雨還帶門的小房子。
雖然還是那種蹲坑樣式的廁所,但是上完廁所竟然可以腳踩沖水了。當然,水需要提前往水箱里加滿才行,但是這已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F(xiàn)在的廁所確實變得更加干凈整潔衛(wèi)生好多了,可是總感覺這個與周遭這一切有點格格不入。老媽為了今天的炫耀,推了一整天的土,把兒媳婦懼怕的糞坑墊平了,也徹底終結(jié)了我的“勞役”。
? ? 也許多年以后,農(nóng)村還有很多東西會消失,但是這一切已經(jīng)深深烙刻在我的記憶里。兒時為了免受“勞役”之苦,總想逃離這落后的地方,可是,不正是這落后的一切哺育了我,塑造了我。所以走出農(nóng)村的兒女們,不要羞于回到家鄉(xiāng)更不要羞于將你的另一半帶回你的家鄉(xiāng)。
這落后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可是承載著你的成長和最美的記憶,要不,下次你講個故事給城里的他(她)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