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過了二十五,就掉價啦”,耳邊充斥著諸如此類的話語,余曉棠對此嗤之以鼻。但最后架不住七大姑八大姨的奪命連環(huán)問候,余曉棠開始了人生第二次相親。
你要問第一次,那還是大三的時候,在表姐的熱心介紹下,見了表姐夫的高中同學,嗯,西裝革領,金絲眼鏡,一看就是商業(yè)精英。人是不錯,可惜不是我的菜。余曉棠心里想著。一桌四個人,三個人在推杯換盞中交換彼此的消息,有關股市,有關生意。而本次相親的主人公—余曉棠小姐,正在忘我地品嘗美食。不出意料,本次相親以失敗告終。
時隔四年,余曉棠再次踏上了相親之旅。而本次的男主人公,是余曉棠高中同學的表哥。
男女雙方入座,同學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比想象中的還要重。因著男女主人公是一對悶葫蘆,打一頓還不見得會響的那種。飯桌上,同學使盡了洪荒之力,奈何帶不動兩尊大佛。一頓飯草草了事。
本著紳士風度,表哥將余曉棠送回了家。當天晚上,余曉棠并沒有收到表哥的信息。按照國際慣例,這就是沒戲的節(jié)奏。嗚呼哀哉,休矣!
但出人意料的是,故事并沒有到此為止。到第三天晚上十一點,在余曉棠即將放下手機準備入睡時,表哥發(fā)來一條信息,“有點晚的晚安!”余曉棠徹底清醒了,這算什么,不按套路出牌啊。想了大半夜,終究沒有得出任何結論,最終在第二天默默回了一句“不太早的早安!”故事就是這樣開始了……
后來,余曉棠才從表哥口中得到了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據(jù)說,網(wǎng)上有傳言:相親后要讓女生自己靜一靜,兩天后再找她。聽到這個答案,余曉棠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喜得是遇見了一個寶藏男孩;悲的是恐怕牛頭不對馬尾的場景會時不時出現(xiàn)。
索性沒有錯過你,不管將來如何,還是很高興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