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天才槍手》我真的忍不住要說一句:“中國青春電影,好好看,好好學。”
這部泰國電影,在劇本,攝影,內涵上的品質都非常好。但是它是有觀影門檻的,就算評分再高,也不適合所有人。尤其不適合想去電影院消遣的人觀影。畢竟,對于一些只想去電影院消遣的人,估計是看下去這種“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種戲碼的,畢竟,一群不帶腦子的人我們不能要求他們看一部需要點腦子想想的電影吧?
很幸運,我猜在這部《天才槍手》之后,中國的觀眾對泰國電影的印象可能不止是《暹羅之戀》和《初戀這件小事》這種小清新的愛情,還有《天才槍手》這種陳述人性人心反復無常的深刻吧。
《天才槍手》的劇本完成度很高(好像最近用這個詞有點頻繁哈……),它一開始用了非線性敘事,用了兩條時間線,來講述當下的計劃和計劃的源頭。這樣的劇情推進和懸念制造,比線性敘事多了很多很多懸念,因為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主角漸漸升級的套路一來看起來乏味,同質化的作品已經很多,二來,內容單一單薄,想要再往外延展就很難了。
導演用了一個類似于《真探》的開篇,用一組審訊的鏡頭來描述“現在”的時間線,告訴大家一個‘結果’,那就是這群人因為SITC作弊而被審訊。
《天才槍手》上半部分用這種先告訴觀眾‘結果’,再來回溯過程的辦法,在保持了“他們是怎么作弊”這個懸念的同時,展開敘述了電影的全部設定——人物背景,人物關系,人物能力。也通過這些設定,和兩條時間線的最終合并,最終把劇情推向了最終主線——STIC考試作弊計劃。影片到這里,用了一半的篇幅,傳遞巨大的信息量,節奏快的驚人,幾乎沒有讓我有喘息的時間。
而后半段的表達就完全出乎我的預料之外了,簡直就是把之前鋪墊的所有內容重新洗牌,從而呈現出了人性的多變,生活的不確定性和每個人面對同樣環境的不同選擇。
本著不劇透的原則,我在這里就不把內容說細了,總而言之,前半部分用非線性敘事把設定交代清楚,后半部分把‘現在’和‘過去’的時間線合并推進,這個手法,不難,但是我們國家的編劇有幾個想得到,就算想得到,又有多少年輕演員的演技能夠支撐這些表達呢?
一個三無高冷的女天才小琳,一個傻白甜富二代格蕾絲,一個傳銷大師富二代小巴,一個窮則思變的男天才班克,我腦補了一下,把女主換成楊冪,女二換成楊穎,富二代換成李易峰,窮二代換成吳亦凡,這個戲還是按照這個故事演一下,估計看不下去……吧。
這部電影的宣傳可能誤導了你對電影的理解,你大概還在想著這是一部關于考試作弊的青春片把?或者,這是一部節奏非常快的諜戰作弊電影?這些都是這個電影的元素,而這部電影的內涵,大概是上不了宣傳臺面的吧,甚至可能又被封殺。
這片子含沙射影的講了一下泰國教育的‘收費’問題。任何一個‘好學校’,學費上不會做文章,但永遠不會停止依靠‘教育’這個金字招牌來吸金。所以我師兄才說,做教育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行當,用最少的成本(不是說0成本),賺最高的利潤。
但你能斥責校長黑心嗎?你能說學校收的是黑錢嗎?可能不行吧,畢竟,收那么多錢,還是要用在給你的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上啊!
你愛你的孩子嗎?你想讓他/她受到更好的教育嗎?給錢吧,比起你的愛和他們的未來,錢,重要嗎?正是借著這種心理和態勢,學校,成了一個賺錢的地方。
那么,學校是個賺錢的地方,那么天才憑本事賺錢有什么不對呢?成人的世界就是用冠冕堂皇的道德來碾壓同類事件,所以,女主角小琳做了屬于自己的對抗。
年輕人總是愿意在利益面前放棄道德的約束的,畢竟,能賺錢,又有趣,還能發揮自己的才能,雖然有點背德,但有錢賺,為什么不去做呢?代價很小,回報很高,還能牽著一群有錢的蠢材走,這種感覺,相信每個人都愿意去享受吧?但,之后呢?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出爾反爾,多變的人性狀態。她不止把屠龍少年變成了一頭惡龍,還把自己凈化成了天使,她既做了惡人,又凈化成了好人。
不是所有錯誤都必須承擔代價的,這就是年輕的好處,這也是對好人的不公,一切事情的始作俑者,最后在純白的屋子里陳述自己的罪惡,以求被寬恕。惡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了,好人卻要修一輩子才能有所功德,成不成佛還要看造化,真是讓人唏噓啊。
(本圖來自知乎)
所以,班克是惡人嗎?并不是,他最后黑化了嗎?也不然。他是全部人當中成長的最高的一個,雖然這樣的成長令人一聲嘆息。
但畢竟這是一個屠龍少年最終成為惡龍的過程,我們啊,其實又有多少差別呢?
也曾想著成為正義的伙伴,通過努力去征服這個充滿邪惡與不公的世界,不為強勢低頭,通過自己的實力為自己所處的位置,為自己的未來的命運做出決定性的改變,最后呢?我們也成為這個邪惡規則的一部分。
可能,規則之所以是規則,制定規則者之所以是制定規則者,一定有著很多不可抗拒的力量和因素吧。更何況,班克是完全正義嗎?
也許不是。我們換個思路再來看待這個人,他去舉報也許只是因為他痛恨這些和自己一點不一樣,不用努力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的有錢人;他發現自己恐懼的那些犯錯成本其實并不算高,于是開始做嘗試,加入了澳洲計劃;去了澳洲,嘗到了甜頭,開始打小算盤;最后,回家也不是報仇,也不是斥責,迅速拿了錢,買了洗衣機,新摩托,開始了新的作弊賺錢計劃。
你看,這個發展,最后,正義的伙伴成了惡龍,洗衣店的少年通過嚴重違反規則自己付出極小的代價收獲的財富看到自己洗衣的未來。
這樣的故事,像不像我們中國耳熟能詳的一些買寶馬包二奶的曾經一貧如洗的老板的起源故事?生活是什么樣子,小琳并不知道,富二代們也不知道,只有班克知道!
他只是一開始不知道應該怎么面對,所以對于就算你誠實正直,生活也就不會欺騙了么?他是沒有辦法回答的。但最終,他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媽的,老子騙回去不就完了,反正代價不高,還能賺(很多)錢!
泰國社會是一個階層很固化的社會,有錢的人一直很有錢,沒錢的人一直很窮,如果不用極端手段,很少有人有機會從一個破舊的洗衣店的老板一躍成為馬化騰。這個也并不是社會階層分化碾壓,而是在意識上,格局上,有錢人和窮人之間有一道鴻溝。所以,我就喜歡看班克這種孩子真的明白國家和社會的游戲規則,在未來的人生之中做點什么,這個留白才是這個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
那么,有錢人的格局在哪里呢?在于他們對于如何用錢賺更多的錢的理解。當小琳和班克還在為對錯是非糾結的時候,阿巴早就已經到了判斷了商業和利弊的思考范圍。他策動了一個眾籌項目,讓自己的產品在學校和圈子傳播,制造了一個商界明星。
而后,在嗅到更大的產品之后,馬上做了路演展銷會,抓住了客戶最大的痛點,最后賺的盆滿缽滿。他很擅長說服別人,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制造雙贏局面。縱觀全片,這個富二代都在用財富和產品做最優解,從來沒有任何一次在對錯是非上有所糾結,所有的行為都是結果導向,也許這就是有錢的孩子在收到的教育,思維,格局和沒錢人家的孩子的差別吧。
年輕人的青春里有什么呢?
不拍談戀愛,不拍墮胎,不拍打架,還能拍什么呢?
《天才槍手》給了我們一個很漂亮的答案。
考試作弊,以及人生的成長,以及各自選擇的道路。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無論如何選擇,希望每一個那樣年紀的人都能快樂。
《天才槍手》給我們的啟示:
1、在心態決絕這方面女性還是弱男性很多啊,不然也不會男老板比女老板多了。
2、富二代有的不只是更多的資源,更有更高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
3、教育是當下最能賺錢的行業,哪個國家都一樣
4、成年人只看利弊,小孩才分對錯
5、靠自己本事賺錢,何罪之有?
6、這個世界上的,有些人的境遇是活該,有些人,則純粹是倒霉了
7、是的,很多時候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8、泰國高中大學監考,真的是出了名的不嚴格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