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非首發,首發平臺公眾號,ID:文軒讀書會WENXUAN,文責自負。
普通人如何實現從白手起家到財富自由?我相信這是絕大部分人關心的話題,《納瓦爾寶典》這本書會帶給我們靈感。相較于老一輩企業家奉為圭臬的《窮查理寶典》,《納瓦爾寶典》更適用現代創業的需求。納瓦爾和查理芒格一樣具有傳奇色彩,從一個印度籍窮小子到硅谷創業者、頂級投資人,完成逆襲。他甚至投資了大名鼎鼎的推特、優步。在硅谷乃至全球創投圈,納瓦爾都是一位標桿式的人物。
納瓦爾認為:“如果社會可以培訓你,那么社會也可以培訓他人來取代你。大家都能學會的東西是不可能讓你致富的。凡是可以批量化培訓的技能都是能夠被雇傭的技能。只有你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屬于你獨有的能力,才有可能讓你創業成功。”專長無法被教授,但可以被學習,被一個靈感乍現而豁然開朗,前提是先構建龐大的模型網。所以,別指望在大學里面學到任何可以實現財富自由的賺錢技巧,程序化復制再產出的東西對獲取財富而言一文不值,當然如果維持生計則另當別論。我們要學會在知識領域的邊緣地帶不斷試探,找到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這是每一個創業者樂此不疲的事情,也必須這么做。
靠什么才能實現財富自由?一句話,“把自己產品化,找到自己的獨特性,然后利用杠桿效應放大它,形成復利效應。”事實上,每個人都無法靠出賣時間而實現財富自由,納瓦爾說想要實現財富自由就需要讓自己擁有資產(公司、股票、實業)或被動收入(代碼或媒體),創造具有零邊際成本屬性的產品。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代碼和媒體是不需要任何許可就能使用的,這是現在一批批新富階層背后的杠桿。
納瓦爾說錢和財富是兩碼事。什么是錢?錢是這個社會給你打的欠條。當然,前提是我們要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什么是財富?財富就是“睡后收益”,就是即便你睡著了,仍然可以給你不斷實現金錢積累的能力。比如公司的股權、作家寫的書、各種專利等等。
納瓦爾博覽群書。他將自己所有物質上的成功和他可能擁有的任何智慧,都歸于他的大量閱讀。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吧,作為一個閱讀愛好者,我閱讀過幾百本書,發現了一個普適性的規律,歷代名垂青史的偉人都飽讀詩書,無論國內國外。讀書最好以原著和經典為基礎,這些書能夠積累足夠完備的世界觀和深刻的理解力。萬變不離其宗,以第一性原理為切入,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僅僅是閱讀,創業、生活皆是如此。
無論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努力的目標都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獨立性,而不是升職加薪。擁有獨立性,為自己獨特的產出成果負責(而不是像打工一樣為投入的時間負責,拿時間換錢),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我在《錯誤的行為》那本書中提到過,人更容易對眼前的得失做出反應而忽視了長遠的影響,缺乏對個人行為長期后果的判斷力,當然克服這一點本身是有難度的。越來越多的經驗告訴我們,當我們站在分岔路口,無法做出判斷的時候,就選擇更難的那一條路,遵循選擇短期痛苦,以換取長期收益的原則。雖然不能保證這個選擇一定是正確的,但至少它能為我們帶來后續的競爭力。
生活中所有的回報,無論是財富、人際關系、愛情、健康、活動還是習慣,都來自復利。所以,如果我們身邊的朋友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玩有限游戲,我們最好對其避而遠之。
當然,納瓦爾不是鼓勵我們一開始就去創業,我們應該以領取月薪的“打工者”為起點,志存高遠,不斷提升目標,努力學習更多專長,形成杠桿效應,使自己具備能夠擔負得起更大責任的能力。擔負得起更大的責任,這一點很重要,越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肩上扛的責任就越重。打工人不用承擔責任,沒有風險,但也沒法實現復利效應。事實上,隨著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被發明,創業者已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風險。納瓦爾認為,復利效應一旦形成良性循環,假以時日,就可以實現財富自由。
納瓦爾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有三點建議,一起共勉:1、選擇在哪里生活?2、和誰一起生活?3、從事什么樣的職業?細細想來,我們絕大多數人只是隨波逐流,并沒有思考過這三個問題,或者沒有意識到這三個問題的重要性。
我們人生中99%的努力都是被浪費的,這很正常。但我們得不斷開拓自己的眼界,構建豐富的決策模型,才能找到突破臨界點的閾值,實現1%的巨大飛躍,只要突破這1%的壁壘,便可以獲得一個成功的人生。
納瓦爾在書的第二部分談了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種不需要主動作為的狀態,風動幡動只是仁者心動而已。當把“缺憾感”從生活中剔除時,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幸福”并不是一種客觀存在,而是一種主觀感受。幸福并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能力。幸福不是指開心快樂,而是內心的平和。
欲望是主動選擇的不開心。這里并不是否定欲望的意思,欲望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奮斗動力。試想如果在我們需要欲望的時候可以打開它,在不需要欲望的時候可以關閉它,那么我們的幸福指數就會大幅度提高。
生命沒有意義。有人說人生如水上寫字或以沙建房。宇宙已經存在了100億年,未來可能會繼續存在700億年。與宇宙的歷史相比,我們的生命相當于不存在——在過去的100億年中并不存在,在未來的700億年中也將不復存在。宇宙終將歸于熱寂。也許生命確實沒有意義,但是請堅信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件事情本身是有意義的。
納瓦爾對于退休的定義讓我擊節贊嘆。他說:“退休就是不再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犧牲今天。當你能活在當下,內心充盈地度過每一天時,你就達到了退休的狀態。”所以退休不是一個時間節點式的概念,退休是一種心態,是一體兩面、本來一物的概念。換句話說,真正達到退休狀態的人心里沒有工作和生活的區分概念。
自由和幸福并不來自外在物質的滿足,而是來自我們自身所做出的選擇。選擇的答案不固定,如果有人告訴你固定的答案那肯定是錯的。但至少閱讀這本書會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視角,給我們源源不斷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