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身學習 | 致力于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在這里記錄閱讀感悟、思想成長。
1、讀書筆記
本周終于完成了每周一本書的任務,本周閱讀的書目是《如何高效學習》。雖然完成了每周一書的任務,但是這本書內容比較少,花費的時間不多,約1個多小時就看完了,但是起碼完成了。
《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種學習方法,里面闡述了很多小技巧和習慣。書強調整體學習,就是將信息編織到知識網絡中,而不是機械地記憶。而這個策略有以下幾方面的基礎:結構(關于某個學科的知識之間的聯系的總和,是大腦中的城市)、模型(將信息壓縮成最基本的單元,模型是結構的種子)、高速公路(不同結構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創造性的思考)。
整體性學習有5個步驟:獲取、理解、拓展、糾錯、應用。
信息的類型:隨意信息、觀點信息、過程信息、具體信息、抽象信息。
信息壓縮:記憶術、圖像聯系、筆記壓縮法
高效學生:管理能量(保持體型、健康飲食、不要熬夜,一周休息一天),不要“學習”即內心最好不要有這個概念,絕不拖延,批處理散雜的工作,有組織。
總體來說,這本書的核心還是在于整體學習,即系統學習,用自己的大腦消化、轉化、理解、處理、壓縮、應用各種知識和信息,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很多小技巧需要經過刻意的長時間的訓練,書中重點提到了費曼學習法、精力能量管理,看來有效的學習方法都是互通的。
下周閱讀書目:《原則》
2、《5分鐘商學院》
本周得到APP中《5分鐘商學院》的學習課程執行良好,利用每天坐在辦公桌前整理書桌、開電腦的時間來聽課,10分鐘很快就進入工作狀態。但是輸入是夠了,卻沒有輸出,概念聽了,但是沒有真正的吸收和轉化。以后要運用費曼學習法對學習的課程在這個模塊進行總結、復述。
懶螞蟻效應:管理者要學會發現團隊中的懶螞蟻,懶螞蟻是指懶于雜事,勤于動腦。要學會利用懶螞蟻,在關鍵時刻能發揮重要價值,比如戰略領域和研發領域。
不值得定律: 當你覺得一件事不值得的時候,就不會做好。管理者要想辦法讓員工覺得工作有意義,員工才能將這件事做好。
貝尼斯定律: 員工既是消費品,同時也是投資品。工作是消費,培訓是投資。貝尼斯說,員工培訓是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投資。
鲇魚效應:是一種運用危機、競爭、假想敵的方式激活團隊、培養人才的管理方法。
二、職業成長 | 建立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在這里記錄工作感悟、總結、反思、計劃。
1、工作總結
本周工作還可以,基本完成了計劃中的任務,但還是存在這不足。周五工作日時效率比較低,基本沒怎么干活。首先是碰到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二是前一天晚上睡眠不好,效率低下。總有一些時刻是不愿意做模型的時間,那就用來研讀標準規范。如果一件事不想做就不做,強迫自己做效果不好、效率低下,反而是浪費時間。
2、下周計劃
集中精力做WEIXING 項目,爭取完全投入、推進進度
深入學習工藝流程,追根溯源
有計劃地開展標準規范的學習
三、斜杠青年 | 將興趣、愛好、特長、資源、時間變成額外收入,讓家人生活地更好。
1、自媒體感悟
本周公眾號更新了3篇文章,最高的一篇閱讀量接近1萬+,增粉150左右。現在的公眾平臺粉絲轉化率已經很低了,除非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才有可能實現爆發式地增長。其實自己雖然在運營這個號,但是投入的精力有限,以后要抽出時間系統梳理一下未來的發展方向。
四、健康生活 | 身體健康、飲食規律、精簡社交,身體是本錢,是一切的前提。
1、健身飲食
本周共去健身房兩次,感覺很不錯,繼續堅持。本周末的時間利用的不好,在家學習環境和效率太低下,以后盡量減少在家學習。到外面的咖啡館或者辦公室加班學習,提高時間利用率、要有緊迫感。每周保證有半天的休息時間,保證工作時的狀態。
?
五、2019 OKR | 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1、學習目標
本周計劃(P):
P1:完成劉潤10節《5分鐘商學院》的學習
P1:完成《原則》一書的閱讀
P2:寫一篇文章
目標(O):構建自己的復合知識體系
KR1:完成得到APP中劉潤《5分鐘商學院》、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寧向東清華管理課。(5/10)
KR2:每周至少讀一本書(4/10)
KR3:完成學習日記和周記復盤(5/10)
未來四周:
1、根據學習情況優化調整,固化學習時間
2、探索輸出的模式和路徑
狀態指標:
1:APP中的學習時長
2:讀書進度情況
3:日記和周記完成情況
?
2、工作目標
本周計劃(P):
P1:每天堅持看標準規范;
P1:盡快熟悉新工藝、新裝置;
P2:按時天津項目收尾工作。
目標(O):本職工作出色完成,能力快速成長
KR1:標準規范的學習(5/10)
KR2:一級建造師取證考試(5/10)
KR3:衛星項目高質量完成(5/10)
未來四周:
1、有序開展規范學習,固化學習時間;
2、思考如何能更快地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狀態指標:
1:項目進度完成情況
2:專業能力增長情況
3:考試成績通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