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不少在職的朋友,有跳槽想法的時候,常向我打探一些消息或尋求一些工作機會。接觸的多了,發現大家其實對獵頭有不少的誤解,今天就來一個小科普,希望有興趣通過獵頭求職的朋友,有所了解。
因為內容比較直白,如果有什么需要交流,歡迎在文章下留言,表達您的疑惑或觀點:
1.不是所有的獵頭都適合你。
獵頭顧問也會根據從業年限和專業素養,會有不同的等級。比如R/AC/C/SC(Team Leader),等等,通常意義來講,從左往右,級別會越高,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相對值得信賴;獵頭顧問都有自己擅長的行業,職位,地域等。精細化操作的公司,甚至能精確到某一個職位。比如,有的公司,會有顧問只做風控的職位,那么如果你是做投資的,找這樣的獵頭就意義不大;獵頭顧問會受覆蓋客戶群體的制約。有的偏重外企,有的做民企,有的偏好國企,客戶群體的不同,決定了你應該找跨國獵頭公司,還是本土,亦或政府背景公司的的獵頭顧問。
獵頭顧問也有客戶企業的合同約束。不少公司在跟獵頭簽約的時候,會把分公司,投資公司,子公司等關聯公司寫進禁止獵尋的范疇。這就意味著,如果您正好在這個范圍,獵頭顧問是不能幫您推薦機會的,否則就等于挖了客戶的人,在圈里就混不下去了。
鑒于此,您要問清楚,你打算交付”求職重任“的獵頭顧問,在上面的內容中,跟您真正契合的程度是多少?
Tips:獵頭不是萬能的,服務不來所有的求職者,他們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跟所有的其他行業一樣!
2.獵頭主要是給付費的企業招募人才的。
就小編的經驗來講,絕大多數自稱獵頭的機構,都是為企業提供人才招募服務的,也就付錢的主兒是企業客戶。如果您的求職訴求,正好跟他接受委托的職位重合,恭喜您,找對人了。如果不是,會比較可惜。
因為獵頭顧問也是有業績壓力的,他們每天的時間有限,節奏快,客戶催的又急。可能沒有太多的時間在您身上,如果讓您有感覺他們比較勢利,請諒解,換位思考下,其實也沒啥。
另外,說一句,畢竟是企業付費的,獵頭難免會有立場上的偏頗。這可以做為你評估獵頭顧問的角度,如果只是一味的推銷職位,可能他不夠資深或不會在招聘的后續為您提供太多有價值的協助。
負責任的獵頭,一般會詳細了解您的過往經歷和求職訴求之后,結合客戶和職位的情況,給您做一個利弊得失的分析,以及市場現狀和趨勢的評估,真的是在做顧問,也許不一定100%都是對的,但這種態度的獵頭顧問,大可交個朋友。
3.獵頭也很需要你
獵頭的工作特質,需要各種各樣的訊息,以判斷市場走勢、行業信息和客戶的變動,每個跟他打交道的職場人士,都是他們信息的來源。所以嘛,如果不違反道德和法律,請多多交流吧。你對他越重要,他自然對你的事情越上心。
同樣的原因,獵頭顧問同樣也會給您提供更多的職位周邊的信息。比如老板或直接上司的風格,大致背景;招聘的動因和訴求;未來工作會遇到的挑戰和風險等等,這些信息,越真實,越來源于獵頭顧問背后的默默付出。
再有一個,如果您感覺對接的獵頭靠譜,請多一些耐心,跟他們交流您的真實想法,這樣有助于他們判斷,應該把您推薦到什么地方或什么職位。
4.獵頭的情懷與無奈
獵頭圈有一個句話,做獵頭超過5年的,大多都是對這個行當有更多想法,真的想做事的人。比如,小編,2009年入行以來,懵懵懂懂,到當下,悟到了“成己達人“的初衷,真的想幫很多懷著信任,過來咨詢的朋友。但是有的時候挺可惜的,限于圈子和資源的原因,不能幫助太多,也很無奈。
好在,獵頭顧問,認識的人比較多,看過的職場路途各種錯綜復雜,抽絲剝繭,總能提煉一些應對求職或轉型的感悟或原則。這些授人以漁的干貨,如果您愿意,他們不少都愿意跟您分享。
另外,做過獵頭的人都知道,幾乎每個人都幫助過候選人,或候選人的朋友、親戚,甚至是鄰居,推薦過簡歷。這些對他們來講,絕對是工作之外的“義務”,常常都是笑臉相迎的接過來。
總結:
獵頭只是一份普通工作,從“職位推銷”到“職業生涯顧問”,他們也在不斷成長。獵頭顧問也只是一些普通的人,有夢想,也有業績的壓力,他們也需要多一些理解。
如果您真的期待他們對您的職場有更多的幫助,我的建議如下:
多跟他們保持接觸,最好加個微信或有一些線下的來往。他們認識的人太多,手機里動輒幾千人的電話,多熟悉一些,終歸是好的。
多認識一些不同的獵頭顧問,一方面資源會互補,對您有了解職場信息有幫助,另一方面,現在越來越講究跨界,誰知道,目前在金融機構馳騁疆場的您,明天不會在一個創業的互聯網公司奮斗?
尊重他們的工作。求職這個事情,獵頭是居中調停,撮合的角色。即使從他們做成業績的角度考慮,巴不得所有的職位都一帆風順,盡快簽offer。可是往往事與愿違,如果應聘的公司反饋慢,薪水不夠理想等等,請理解,這不是獵頭顧問的初衷,多了解背后的東西,對他們多一些寬容,只有好處。
多一些鑒別和篩選。獵頭這個行當,目前入行門檻較低,從業人員難免有些參差不齊,多留一個心眼。在沒有評估這個顧問足夠專業或值得信賴前,話留三分,還是很有必要的。有一個朋友,鑒別獵頭有一個小招數:如果獵頭不能馬上說出客戶公司的所在地,他就認定這個獵頭工作不上心。
求職決策還在自己。獵頭即使再值得信任,最終決策這個事情,自己還是要多考慮清楚,畢竟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國人有的時候,比較重感情,覺得這個獵頭鞍前馬后的,做了這么多工作,自己不去有點不好意思。其實你錯了,獵頭也只是在盡自己的職責而已。如果您真的覺得對不住他,介紹一些朋友或客戶給他就好了,真正職業的獵頭,不會有負面情緒的。同理,跳槽后如果不太如意,也不要過于歸咎于獵頭,這個事情畢竟是三方(你,獵頭和企業)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