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件華美的長袍,它里面長滿虱子”。
有些人的生活表面上看起來的確很華美,可是真正的里面卻也是同樣會長虱子。
天才又如何,生活對誰都不會客氣。
以前以為張愛玲這個傳奇女子,一定過著和它的名字一樣奪目耀眼的生活。它應該有著和她寫的故事一樣傳奇的人生經歷。
看完她的自傳,真正走進了她,才發現她說的那些話,確實是在說她自己。
“人生是個蒼涼的手勢……”
人的本性,幾乎決定了她要過什么樣的生活。一個天才自然是會過上天才的生活。她與眾不同,有獨特的個性,獨特的生活方式。無法融入人群中,特立獨行,孤獨,高冷。人情淡薄,好像一切都和她沒有關系一樣。家庭環境,成長經歷對于每個人都決定著她的前半生。
張愛玲從小就生活在,沒有關愛的家境里。父母離散,母親是個堅強獨立的新女性,父親是個抽大煙,懦弱,泡姨太太,沒有主見的封建男人。
才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了美國,她是被奶媽帶長大的。生活在大家庭里,從小就看透了人情世故的冷淡與涼薄。雖然物質生活富裕,可是精神上卻沒有關愛。
她沉默寡言,獨來獨往,用自己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思考著發生的一切。她好像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把人性給看透了。揭開那些面具,她看到了是赤裸裸的人性。
少女時代,還被父親毒打,囚禁在家半年。因為一場病,她差點死去。最后,她在仆人的幫助下,逃離了那個牢籠,獲得了新生。
表面看起來錦衣玉食的大小姐,誰知道過得如此凄涼,得不到半點溫暖和疼愛。這也難怪,她后來對親情如此冷淡,對人情也不熱烈。這都是家庭環境帶來的陰影和創傷。
大學沒畢業就發生了戰爭,她只有停學回到上海。她母親也出國,父親又不要她,只有她姑姑可以收留她。但是生活艱難,沒有收入。曾經那些豐厚的家業都差不多毀在了她父親和姑姑的手里。
在大學里,它是最寒酸的一個,其實她也自卑著。自卑就更加孤獨,更加遠離人群。可是她的才華無論在哪里都是鋒芒畢露,無法遮擋。
三歲背詩,九歲開始寫小說創作……
直到她二十二歲,開始為自己的生活發愁。也開始她的賣文為生之路。開始第一次正式投稿,于是,一炮而紅。
那兩三年的她,瞬間成為了上海最亮的一顆星。她絢爛的文字,如一道流光溢彩,飛舞在那些大大小小的角落里。
那時候的她說:“出名要趁早,晚了就不那么痛快了。”
紅的太耀眼,太快,太招搖過市,太無法抵擋。她的那些成名作都是那時候年輕的她創作的。那時候她才二十二歲,卻也寫下如此老練經歷成熟的作品。可是她還未經歷多少人生,感情,波折。她不是天才是什么?與生俱來的天生。
成名后的她,有了自己物質,穿著奇裝異服招搖過市。大搖大擺的逛街買高檔物品。
但是也就是那三年,她走上了人生最頂端。
也就是那時候,她遇上了她的第一段愛情,然后被渣男傷害。還帶來了后來的麻煩。
她事業成功,無人可比。可是感情卻一塌糊涂,結果不到一年,丈夫就又娶了一個又一個女子,對她冷漠無情。
遇上渣男,對每個女人來說都很正常。愛情的愛與痛會讓女人更加成長,這是必修課。天才也逃不過這些傷痛和不幸。天才也是人,是人就得經歷一個人可能經歷的一切苦與樂。
那三年過后,她就處于事業的低谷期。她被罵成漢奸老婆,作品消極,太私人化……
于是,她不再寫作。風頭過后,她不再那樣受歡迎了。她無法融入大眾生活,不愿意順勢去迎合讀者和潮流。想保持自己獨特的風格和作品,自然在那時候的大環境下,遭到了排斥。抗戰勝利后,她的大紅時期也從此成為了歷史。
于是,她離開上海,去了香港,還去了日本。想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可惜,她再也寫不出如此絢爛的文字了。而且,屬于她的年代畢竟也過去了。
為了生活,她不得不寫其他一些自己不喜歡的劇本。很多年,她都是在為生計寫作。而且還經常生活窘迫到連雙合適的鞋子也買不起。
她只有租住最便宜簡陋的單身房間,勉強維持著生活。她無依無靠,前途渺茫,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
可想而知,一個方面如此紅透的作家,如此驕傲,穿奇裝異服招搖過市的名人。如今卻落得和市井小民一樣的生活。被感情傷害,被罵漢奸,被社會拋棄……
生活就是如此,對誰都不放過,你可以飛入云端,也可以墜落到地上。
幸好,她是如此獨立堅強。什么樣的日子都可以過下去。有錢有名的時候就過屬于那樣身份的日子,沒錢沒名的時候就過最簡單艱難的日子。她依然不依靠任何人,不卑不亢不慌不忙的依靠著自己。
中年的時候,她去了美國。她是不甘心的,她想再紅一次,再走進人生的頂峰。她去美國發展,可惜她再好的作品外國人也不接受,不理解。
她依然只能無可奈何的幫別人寫那些她不喜歡的劇本。為了生計沒有辦法,只能在生活面前低頭。但是在這樣的時候,她也同樣一邊寫著自己喜歡的小說。只是暫時得不到世界的認可。可是生活再艱難,她也沒有停止對自己的追求。
36歲她有了第二次愛情和婚姻。她們很窮,依靠申請文藝社資助生活。可是,這時候的她內心滿足,至少精神和感情上有了依靠。
她的收入一直勉強維持著兩個人的基本生活。她的事業也沒有多大的氣色,她仍然沒有再度紅起來。
直到晚年,她又紅了,那時候她以前的作品又在中國成了熱潮。這些作品又給她帶來了豐厚的物質。
只是此時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齡,而且經歷人生跌宕起伏,飽經滄桑的她,對名利早也不在乎了。她丈夫也去世,一個人深居簡出,不和任何人來往。
在她最需要錢財的那二三十年,她最努力,卻依然只能過最艱難的生活。而今,她老了,那些東西對她也沒有多少用處了。她只是過著自己一個人簡簡單單的日子。
我想此時的她早也把人生看透了。她的一生像傳奇一樣,寂寞又蒼涼。可是卻又轟轟烈烈,無比精彩。她堅強獨立,始終堅持著自己。什么樣的生活她都嘗過了,愛了,痛了,認認真真的為自己活了一次。
? 她沒有孩子,沒有多少朋友,但是少有的幾個朋友卻都是可以和她一世相交。她的朋友不在于多,可是卻很精。這就如她的人生一樣,無論順境逆境,都可以自己依靠自己盡力生活著。
她死的時候,也死去多天才被人發現。她早也準備好了一切,隨時迎接死亡,如此平靜,如此坦然。
她死后,好像更紅了……
人這一生,怎么樣都是活,平淡也好,傳奇也好。天才也好,普通人也好,生活的本色其實都是差不多,經歷也大同小異。只是各人咀嚼出來的味道不一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