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3*15的那個周末,小A同學(小可爸爸)接到以前同事的電話,問他要不要出來,大家一起聚一下。
他們所謂聚一下,無非老三樣:吃飯唱K看電影。不過小A同學看了看玩的正開心的娃,干脆推掉道:“去不了,正陪孩子玩呢。”
前同事不解地說:“我家娃都是我老婆和丈母娘帶,都不用我操心……”言語中還有一種得意。
“那你一定是個假爸爸……”我對小A的前同事腹誹不已。
話說每年3*15都是各大品牌緊張的時刻,若是有點問題被曝光,可能幾年的努力都會白費了。要是公關能力不強,很可能這個企業就被判了死刑了。
這些年被打擊的商家不少,但是年年打假年年假,那么多的假冒偽劣,靠一年一次的一臺晚會,能解決多少問題?它只不過告訴人們一個信念——假的,不可能永遠擺在臺面上屹立不倒。
但是,除了假產品,假消息,假知識,假道學……生活中普遍存在卻被很多人視為理所當然的還有一種“假物品”,叫假爸爸。
他們都是長這個樣子滴,舉幾個例子描述一下:
*** 永遠都是“我很忙” ***
很多爸爸工作經常出差,不出差時則是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不是要加班,就是有應酬,到了周末,他還要跟朋友打球,搞得比奧巴馬還忙。
短評:可惜奧巴馬告訴過我們,“忙只是借口”。據說他在任期間,每天只睡5個小時,可即使如此,他也每天六點半陪孩子吃飯,每周只能缺席兩次。
***即使下班也寧愿抱著手機,不愿意陪孩子玩 ***
手機是情人啊!他們的心態是:手機虐我千百遍,我待手機如初戀!其實陪伴孩子不在于時間多長而在于陪伴質量,只要全身心投入地每天陪伴孩子半個小時,天長日久,就會有很棒的收獲。
短評:放下手機,立即陪娃吧,天才就在你手中啊!
*** 當著孩子的面抽煙酗酒說臟話 ***
烏煙瘴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污言穢語正在逐漸毀掉孩子的精神世界,而你竟然還沒注意到,你的孩子也正在復制你如此低端沒素質的人生。
短評:你想做孩子的榜樣嗎?那就照照鏡子,整整衣衫,看看自己抽煙酗酒說臟話的丑樣子,你希望兒子長成你的樣子或者女兒找個樣子如你的老公?
*** 不理解不尊重孩子 ***
想當然地認可并執行自己家長的權威,甚至信奉“我是你老子,你就要聽我的”這樣的鬼話,完全不顧孩子的心理感受與情感訴求。
短評:那你只能得到一片心靈的荒漠,還有,等你老了,他也會如此對你,沒耐心,沒愛心。
*** 輕易對孩子許諾,然后做不到 ***
孩子對父母承諾的事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忘記。作為孩子家長都會理解下面的經歷,當你承諾下班為孩子買玩具時,他就時刻會等你回來,你兩手空空的到家,孩子第一反應就是嚎啕大哭,怎么哄都哄不下來。
短評:輕諾必寡信,長此以往,爸爸的話會越來越沒有分量。爸爸的失約破壞的是孩子的信任感,無數次的失望積累成絕望,即使成年也不會釋懷。更可怕的是,孩子無法意識到履約的重要性,可能會成為一個失信者。
*** 教育孩子是孩子媽媽的事,我就管掙錢 ***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中國的父教缺失是我們民族的一個很大隱患。他舉例說,有一次打出租車,的哥問他:你做什么工作呀?
孫云曉:做兒童教育。
的哥有點不屑:大老爺們還搞兒童教育啊!
得知的哥有一個女兒,孫云曉就反問道:你平時不教育孩子嗎?
的哥得意地說:教育孩子是他媽的事,我就管掙錢。
無獨有偶,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
一男人吹噓:“我老婆能洗衣服,做家務,做飯,帶娃,逛街,自己賺錢。”
朋友答:“像你老婆這樣的,在我們那里叫寡婦。”
短評:典型的管種不管養,父教成了這個時代的稀缺品。中國很多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大部分孩子是“喪爸”。
02
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不要讓你的孩子斷了與世界通聯的路。
心理學家格塞爾曾說,“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缺陷和不平衡”。《三字經》云:“養不教父之過”,父教缺失,容易造成以下問題。
**男孩易變成娘娘腔
過分怕羞,缺乏冒險精神和探索意識;
性格陰柔懦弱,膽小怕事,少言寡語。
**女孩易變成“大叔控”或者女漢子
一類自卑敏感,安全感差,長大后易變成“大叔控”;
另一類則愛逞強,不柔軟,對男人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紛紛升級成為女漢子。
**孩子容易產生品格缺陷
按照哈佛大學的研究,人生下來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親密性,母親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一個是獨立性,父親在此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二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一不可,因此缺少父教的孩子在責任感,頑強勇敢,遵紀守法等和獨立性相關的品格上,容易產生缺陷。
** 孩子容易出現情感障礙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缺少父教的孩子心理缺陷十分突出:抑郁,任性,多動,依賴,自尊心低,自制力弱,攻擊性強。嚴重的則熱衷于早戀,逃學,偷盜,吸毒,甚至迷戀暴力。
** 孩子的情商智商會低一些
世衛組織研究發現,平均每天與父親共處兩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情商更好。
……
怪不得孫云曉感慨:父教缺失,會讓孩子一輩子都缺鈣。
看到這里,假爸爸們,你們該敲敲警鐘了吧?別再做假爸爸了,否則你就只能收獲一個假孩子了。
有人說,母親的教育就像陽光,沒有陽光照耀的孩子生命會感到黑暗;而父親的教育就像是空氣,缺少空氣孩子的生命也會慢慢窒息。
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聯盟,互相支撐,就像天地陰陽一樣。陰盛陽衰或陽盛陰衰都不好,幸福的孩子,更多是出自父教和母教都健全的家庭。
真正的父教,沒有點石成金的技巧,只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徹底告別假爸爸,從以下做起:
一 表達出父愛
不要以為父愛如山,沉默是金。表達出來,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讓愛意在父子(父女)間無障礙聯結。
二 經常與孩子對話
不是教育,不是教導,不是命令,而是蹲下身來,與孩子平等地對話,問問孩子的真實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三 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有些爸爸在家里為了保持家長的權威,不惜做嚴父,虎爸,無形中跟孩子保持了距離,讓孩子怯于敞開心扉。不過各種研究表明,如果爸爸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將大大降低孩子未來的暴力傾向。
四 將盡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孩子
父親要經常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樂場,或多和孩子一起玩玩玩具,做做游戲,陪孩子度過童年快樂時光。童年幸福的孩子,大多內心豐盈,擁有更多善良平和等美好特質。
五 尊重孩子的權利
既不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也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而是不霸道,不蠻不講理,不強迫孩子意志,尊重孩子的自由和選擇,平等對待孩子。
六 無條件的愛
不是因為他乖,不是因為他帥,不是因為他聰明伶俐省心省事,不是因為他貼心暖肺承歡膝下,相反即使他不優秀,不懂事,任性執拗,氣的你半死,你還是愛他,僅僅因為他是你的孩子。
七 和孩子一起成長
放下做家長的架子,和孩子一起成長,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八 不拿別人的尺子衡量孩子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最讓孩子受刺激的話就是,“看看別人,再瞧瞧你自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另外,孩子也并沒有把你跟別人家的爸爸比。
九 孩子犯錯要耐心,不要先急著批評講道理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采用很坦誠的方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當的時機,當孩子愿意傾聽時再講道理。
十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十分需要除了爸爸媽媽之外的,自己開辟的天然空間和心里空間,他們需要自由支配的時間在這個歸于他們的空間里,這樣更有利于孩子性格和情感的完整。
做到以上這些有點難,但是想收獲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從來就不是輕松活兒,沒有捷徑,也不能彎道超車,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留下痕跡。
不過,你的輸入在哪里,輸出就在哪里,你現在所有的付出,時間都會回報你,或回報你以家庭的溫暖,或回報你以孩子的幸福,或回報你以晚年的安心。
因為你要是不給孩子一個快樂溫暖有教育的童年,他很可能會還你一個雞飛狗跳外加鬧心勞力的晚年。
這不用舉例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