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鄭宏鵬,樊登讀書會隰縣分會會長,每天一篇文章之045。
隨卦是第17卦,在豫卦之后。豫是歡樂,歡樂之后要懂得隨從,“隨”就是“隨從”的意思,隨從什么呢?從善還是從惡呢?
《國語》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意思是隨從善事是很難的,就像登山;但隨從惡事是很容易的,就像山崩裂一樣。要怎樣從善呢?隨從的前提是選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訴我們要選擇那些善的人去跟隨,而不善的要改正。
隨卦主要講跟隨兩個方面:一是隨時,隨從時機;二是隨人,跟隨什么樣的人。
當今社會的蕓蕓眾生,一生都在選擇、隨從的過程:比如我們做事選好了時機并且能夠跟隨這個時機,那么就能成功;如果選擇的時機不對,就會失敗。選擇跟隨什么樣的人也很重要,比如在職場上選擇什么樣的領導,社交中選擇什么樣的朋友,男女關系中選擇什么樣的愛人……都是選擇的過程,選擇對了,就“元亨,利貞,無咎”,這是隨卦的卦辭。
隨,元亨,利貞,無咎。
乾卦、坤卦的卦辭都有“元亨利貞”,“元亨”,抓住了萬事萬物的本原,一開始就會亨通,有利于守正道,沒有災禍。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你做了正確的選擇并且去隨從它,就會沒有災禍,所以隨卦所說的隨從其實集中體現了從善的宗旨。
《左傳》中記載有一個故事:魯國魯成公的母親穆姜與一個大夫通奸,想與其合謀廢除他兒子的王位,失敗后被打入冷宮。穆姜占了一卦是“艮之隨”,即從艮卦變成隨卦,除了第二根爻沒變,其他爻都變了,隨卦的卦象是澤雷隨:上面是沼澤,下面是雷。
卦師解卦說:艮卦是禁止,隨卦是隨從,于是他要穆姜趕快隨別人逃跑,因為艮卦是被囚禁在這里,但結果是隨卦,就是可以隨別人逃跑,逃跑之后你兒子也不會趕盡殺絕。但穆姜認為不能逃,因為她看了隨卦的卦辭:“隨,元亨利貞,無咎。”穆姜說,我無“元亨利貞”之徳,所以我不能逃,我必死于此。后來果然如此。
可見判斷卦的吉兇的時候一定要看卦爻辭的意義,隨卦的卦辭說“元亨利貞”才“無咎”,而穆姜意識到自己沒有這種品德,所以肯定有咎,有災禍。所以我們在看卦爻辭的時候,一定不要只看結果,而要看原因,只有具備了“元亨利貞”之徳才能無咎。后來孔子把“元亨利貞”解釋為四德:“元”是“仁”,“亨”是“禮”,“利”是“義”,“貞”是“事”。當然穆姜比孔子要早,所以還不知道《彖傳》的解釋,但她知道“元亨利貞”四德具備了才能“無咎”,如果沒有德行一定會被殺頭,后來果然如此。
我們再來看隨卦的彖辭: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彖傳》是從六根爻的特征來解釋的,“剛來而下柔”:剛健主動下來,甘居在陰柔之下,指最上面的剛爻現在變到最下面來了,這是從否卦變來的:否卦的上卦是三根陽爻為天,下卦是三根陰爻為地,否卦最上面的陽爻現在主動變到最下面來了,所以最下面就變成一根陽爻,而最上面就變成一根陰爻了。
這也表示我們在隨從別人的時候,要把自己陽剛的一面放下,甘居在這個人的下面。“動而說”:“動”為下面的震卦,“說”為上面的兌卦,意思是跟隨別人行動就會喜悅,也可以理解為要喜悅地、心甘情愿地跟隨別人,同時也要跟隨時機。
隨卦表明了“天下隨時”的道理:天下萬事萬物都要順應時機。比如日常起居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者跟隨一年四時特點的變化來行動,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樣也會喜悅。
根據現在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想一想什么行業是符合時機的,什么行業是不符合時機的,做事要找準時機跟對人,這樣就會“無咎”,會吉利。所以“隨時之義大矣哉”:“隨時”的意義很重要的,充分體現了《周易》的處世修身的觀念,要選擇、要隨從。
再看《象傳》的解釋: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象辭是從形象上來解釋卦,隨卦的卦象是“澤中有雷”:上面是沼澤,下面是雷。雷也就是那團陽氣潛伏到沼澤下面去了,正處于休息的階段,君子按照隨卦的卦象來做,就要“向晦入宴息”:“向晦”是接近夜晚的時候,“宴息”是休息,只有君子在接近夜晚的時候才進屋休息,小人就不進屋休息了嗎?不能這么片面地來看,這里的意思是能按照白天黑夜的規律來作息的就是君子,違背規律的可能就是小人了。
有人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到晚上會休息,但現在有多少年輕人熬夜,說壓力大任務重,不熬夜完不成。時間是擠出來的,而且時間的安排是可以調整的,晚上不熬夜可以早晨早起工作,我年輕的時候也熬夜,但后來我就改成早上早起,晚上早睡,早上的效率特別高,這樣工作時長沒變但是效率還提高了。
象辭告訴我們隨著時間作息,這是很重要的,晚上在子時之前要入睡,符合生理周期變化的規律,所以不要違背它。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很難,比如好多人該睡的時候不睡,或者睡不著,或者睡著了做噩夢,不該睡的時候老打瞌睡,如果能做到“餓來吃飯,困來即眠”,隨從一天的陰陽變化規律,順從天道,我們就成為身體健康、事業成功的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