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可怕之處在于,大部分人被訓練成單一的人,按照上學、考試、工作、結婚等標準流程活著。這很值得檢討。
你是否曾對孩子說過這樣類似的話:你看看人家,多有禮貌,你怎么就不肯叫人?你看看你的成績,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多好啊......
或許我們本意不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只是為了激勵孩子,可是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了比較。每位父母對孩子都抱有最美好的期待,當孩子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次上手工課,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給了老師。愛因斯坦沒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的滿頭大汗,老師寬厚的望著這個男孩。第二天愛因斯坦交給老師一個制作的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條凳腿還釘偏了。老師十分不滿地對全班同學說:‘你們有誰見過這么糟糕的凳子?’同學們竊笑著紛紛搖頭。老師又看了愛因斯坦一眼,生氣的說:‘我想,世界上不會有再比這更壞的凳子了?!淌依镆魂嚭逍?。愛因斯坦臉上紅紅的 ,他走到老師面前,肯定地對老師說:‘有,老師,還有比這更壞的凳子?!淌依镆幌蚂o了起來,大家都迷惑不解的看著愛因斯坦。他走向自己座位,從書桌下拿出兩個更為粗糙的木板凳,說:‘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剛才交給老師的是第三個木板凳。雖然它并不使人滿意,可是比起前兩個總要強一些’。這回大家都不笑了,老師向愛因斯坦投去贊許的目光。小時候的愛因斯坦在數學幾何方面的表現已經很優異了,老師也都對他有很高的期望,這個手工課并不是他的強項,但是他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應該被我們所記得,讓我們所稱贊。
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我們經常對愛因斯坦們制作的粗糙的小板凳投去不屑一顧的目光,拿別人的成果和他作比較。此時,你可知道,這一瞥、一笑、和比較對愛因斯坦們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嗎?每個孩子都是小愛因斯坦,我們有多少人注意到了愛因斯坦們在制作小板凳過程中體現的韌性、勇氣、耐心呢?
所以請不要再對愛因斯坦們的第三只板凳不屑一顧,也許它們在同齡孩子的作品中是蹩腳的,但是它們是愛因斯坦們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做出的第三只小板凳,請記住是第三只,記住他們努力的過程。
你看看這個世界,辣的是辣椒,酸的是檸檬,苦的是苦瓜,甜的是甘蔗。如果你把他們養在一塊土地上,可能會出現兩種結果:全部死掉,或只有一種活下來。他們本來活在不同的土地上,有不同的成長經歷,如果硬將他們放在一起,也許辣椒最后會變成苦瓜。
人需要發展自己的特質,但是也要包容別人的不同,這個世界才會精彩。因此家長也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作比較,因為辣椒不需要和茄子比較,辣椒只要自己夠辣就好。
孩子天生就有差別,家長首先要承認這個差別,然后才能在孩子原有的基礎上幫助他進步。
正確認識自己和正確認識孩子,做一個明智的家長。用欣賞的態度對待孩子。告訴孩子,你在家長心目中永遠是最好的。
我們的孩子從來不拿自己媽媽和別人媽媽作比較,我們怎么能夠去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去比較呢。每個孩子都希望被肯定,所以,自己不喜歡的話,也不要說給孩子聽。每個孩子最愛的都是自己的父母,無論父母有什么缺點,無論是大吼大叫的還是溫柔體貼的父母,他們都可以接受。都不影響孩子對媽媽無條件的接納和無條件的愛。所以,我們也應該無條件的愛和接納我們的孩子。